在云南麻栗坡县烈士陵园,长眠着几位因缉毒而牺牲的英雄。这其中就有一位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的烈士,他就是缉毒英雄陈建军。
陈建军是新中国第一位牺牲在缉毒一线上的公安民警。
牺牲这年,他刚25岁。
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为了国家的缉毒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又年轻的生命。
陈建军牺牲时,非常的惨烈。
那天,天降大雪,英雄的遗体上落满了飞雪,结满了白霜,仿佛连老天都在为英雄的牺牲而哭泣、而悲痛!
1:出身于警察世家,立志当警察
年8月1日,陈建军出生于云南麻栗坡。因为这一天是“建军节”,所以父亲就为襁褓里的儿子取名为“陈建军”。
陈建军的父亲陈世富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民警。自陈建军有记忆以来,他就经常跟随父亲到派出所玩耍,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父母以及其他警察叔叔工作和破案的场景。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在陈建军眼里,父亲和那些民警叔叔就是自己的英雄。而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在陈建军幼小的心灵里也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那就是,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守护一方平安,做和平年代百姓的守卫者。
平日里,若是不跟随父亲去派出所,陈建军就窝在家里看父亲拿回家的公安业务书籍,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当父亲得知儿子的志向后,心里也非常高兴,还鼓励儿子说,你要努力,争取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警察,只是他没有想到,儿子会成为一名缉毒警察。
年,为了整治“金三角”地区泛滥的毒品交易和贩毒毒贩。经组织批准,云南省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缉毒行动队。
当这个消息传到陈建军耳中时,他异常的兴奋,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当时,竞争者有多人,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但陈建军并没有打退堂鼓,相反他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了艰苦的训练中。除了学习专业的业务知识外,他还练习格斗技术。
最终,陈建军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加入了缉毒行动队。梦想成真的陈建军,迫不及待地和父亲分享了自己的喜悦。
儿子优秀,父亲固然高兴,但陈昌富比任何人都清楚,缉毒警察要面对的都是“亡命徒”,此后儿子要走的路,注定会很艰辛,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和父亲的担忧相反,尽管陈建军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敌人”是谁,但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并做好了献出自己这条命的准备。
年7月,穿上警服的陈建军,被分配到了砚山县缉毒队,并被调到了该县贩枪贩毒活动的重点地区,平远街缉毒小组,正式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
2:深入虎穴,不惧危险
在平远街工作期间,陈建斌日夜忙碌。
白天,他设卡堵伏,夜晚,则出入一些重点村寨,向当地百姓了解一些重要情况。调查毒品犯罪人的活动规律。
很快,陈建军就掌握了一套识别毒贩、选择地形等业务,甚至还学会了口音应变。在加入缉毒行动的两年时间内,陈建军跟战友们密切合作,擒获了一批毒犯、查获了数量庞大的毒品。
他们的努力,有力地打击了当地的毒品犯罪活动,给毒贩们制造了心理压力。期间,陈建军还荣立了“三等功”。
年11月,表现优异的陈建军被任命为“秘密侦探员”。这意味着,在今后的缉毒工作中,大多时候他需要独立去完成,甚至一个人去和毒犯们打交道。
不久后,陈建军就接到了一个任务,需要他个人打入贩毒集团内部。为了打消毒犯的顾虑和戒心,陈建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从前的陈建军,憨厚、老实。但为了伪装自己,他彻底变了,开始无底线地“丑化”自己。不但学会了抽烟、喝酒、打麻将,而且还经常出入娱乐场合。
此时的陈建军已经结婚,妻子看着丈夫的“变化”,完全无法接受,整日以泪洗面,而陈建军不但不“理解”妻子,甚至还经常和妻子吵架,家里整日充斥着争吵声。
妻子无奈,只能找到陈建军的领导,希望他们帮忙规劝丈夫,但领导也只是摇摇头。除此外,还有人找到陈建军的父亲,直言:“赶紧好好管教下你的儿子吧,他学坏了!”
作为老公安,陈昌富比任何人都清楚,儿子是为了工作。于是,为了“配合”儿子,他唉声叹气地说了一句:“孩子大了,我也管不了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丑化”后,陈建军开始正式打入贩毒集团内部。他要对付的罪犯就是毒枭冯育焕,他是卖家,陈建军则伪装成了老板。
这天,在战友的配合下,陈建军主动来到了冯育焕家中,自称是“广东老板”,并直言”想要货”。
对于这位主动找上门的“广东老板”,冯育焕很是警惕,不停地盘问。陈建军应对自如,并假装在不经意间露出了放在背包里的“现金”。
冯育焕见钱眼开,瞬间打消了顾虑,并拿出毒品让陈建军验货。随后二人开始讨价还价,并定好次日成交。
陈建军巧妙地将这个暗号发送给了战友们。次日,当他们正在交易时,民警突然出现,不但抓捕了冯育焕,也“抓捕”了陈建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陈建军身份暴露。
在卧底的日子里,陈建军经常面临一些突发事件和考验。有一次,陈建军差点被识破,对方甚至要拔枪,如果对方开枪,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陈建军稳住自己的情绪,用强硬的语气打消了毒犯的顾虑,这才成功化险为夷,并顺利地完成了缉毒任务。
然而,纵然陈建军万分小心,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3:壮烈牺牲,英雄落幕
年12月,陈建军奉命打入一个特大贩毒集团,经过多日周旋后,陈建军终于打入了犯罪分子内部,但关键人物冯德国还没有露面,所以行动暂时延缓。
这期间,领导告诉陈建军,他不满两岁的女儿病了,他那体弱多病的妻子,为了照顾女儿也病了,让他暂时休假,回家陪陪家人。
听到这里,陈建军只觉得对不起妻女,但自己是人民警察,注定要牺牲小我。他本是拒绝领导的提议的,但领导执意让他回去,只要随时准备行动就好。
就这样,陈建军终于听从了领导的命令,和妻女度过了一段短暂且温馨的时光。但就在女儿生日前,陈建军接到电话,冯德国露面了。
陈建军只能匆忙告别妻女,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不久后,缉毒队得到消息,冯德国有一批货着急出手,陈建军再次伪装成买家,去和冯德国周旋。
到了约定的旅社,陈建军提出了交易的请求,但阴险狡诈的冯德国并不放心。随后,提出变换交易地点的要求,陈建军只能同意。
可次日到了交易地点,冯德国再次变卦,并提出了去更偏僻的地点去交易。为了稳住冯德国,陈建军只能同意,他试图和战友们取得联系,并告知新的地点,可狡猾的冯德国却寸步不离。
无奈之下,陈建军只能孤身和冯德国前往交易地点。
到了目的地后,看到冯德国的毒品后,陈建军觉得时机已到,迅速拔出手枪,朝天开了三枪,并喊道:“我是个公安,不许动!”
与此同时,陈建军另一只手也在活动,试图和战友们取得联系。这时,冯德国迅速逃跑,陈建军赶紧追赶。
但在一个拐角处,陈建军和另一个的陶顺明正好相撞。生死关头,俩人都朝着对方开了枪。陶顺明当场被击毙,陈建军腹部受伤。
可就在他捂住伤口要起来的时候,冯德国拿着木棍朝着朝着陈建军拼命地打,他的妻子、弟弟和母亲也冲了出来,疯狂地殴打陈建军。
短短几分钟,陈建军就倒在了血泊中。最终,陈建军不幸壮烈牺牲,终年25岁。冯德国等人拿着毒品和现金迅速逃跑。
当战友们赶到的时候,陈建军的遗体已经冰冷了。那天,天降大雪,他的身上落满了雪,结满了白霜,仿佛天天都在为英雄哭泣。
而陈建斌的手还一直保持着握枪的姿势,他的眼睛也一直睁着。似乎是因为没有抓到毒贩,死不瞑目。
好在,两个小时后,冯德国等人落入法网,但英雄陈建军再也回不来了。他留下了两岁的女儿、病弱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
牺牲这年,陈建军刚25岁,在五年的缉毒生涯里,他前后卧底毒窝24次,经历了无数惊险,最终战死在缉毒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陈建军牺牲前,已经通过了入党申请,可他没有等到入党宣誓的那一天。
就在陈建军牺牲的次年,组织上追加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并授予他“一级英雄”模范的称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向陈建军和所有的缉毒警察们致敬!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新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