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女儿磨蹭到十点多还没有写完作业,我考虑孩子的睡眠不能耽误,就让她刷牙洗脸去睡觉,谁知她根本听不见家长的话,跑去玩手机,我顿时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恨不得揍她一顿才解气。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出现和我一样的困惑,孩子越大越听话,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当我看了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的漫画书才豁然开朗。
突然之间觉得孩子很不听话呢?
自己的东西总是乱丢,做事拖拖拉拉。坏习惯一大堆
孩子沉溺于玩电脑、看手机,还喜欢跟爸爸妈妈反着来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
其实,这都是孩子成长期必须经历的一个正常阶段。孩子进入小学后,虽然独立意识萌芽,但自控能力差,不懂得管理自己、帮助自己,由此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比如没有责任观念、没有时间观念,成为爸爸妈妈都烦恼的管教小难题。
吃饭分心,不遵守规则、不爱惜东西
发现孩子学习和生活都不太积极
好像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主动性,经常要大人督促和提醒
容易被一件小事打击,垂头丧气,甚至打退堂鼓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
事实上,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面对全新的班集体和学习方式,心理上会释放更多的防备和试探意识,情绪上也容易呈现不积极的一面,以维持自己的安全区和舒适区,这是正常的。
孩子怯场、怕黑,没有安全感?
到了陌生环境被欺负了不敢反抗
比较容易挑剔,做事情容易没有成就感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
对于小学阶段的小朋友而言,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独立意识逐渐萌芽,自尊心增强,紧随而来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会加剧。
被爸爸妈妈误会了、老师不讲道理感到很生气?
爸爸妈妈的期待造成了压力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
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孩子的情感反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建立在情绪认识和生活实践上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可以通过习惯性的认知和练习加强的。
清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不仅用漫画和文字阐述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看完这套漫画终于解除了我心里的困惑,知道了以后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家长们忽视。根据调查,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有1.9%~3.3%,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上升到7.6%~8.6%,在高中的孩子当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则高达10.9%~12.5%。
由此可见,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家长们都应该加强重视、丰富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6-12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情绪多变、频繁“变脸”的背后实际上是孩子的心理养成期。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轻者“脾气暴”、“内心敏感”、“社交焦虑”等问题,重则孩子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
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心理多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