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陈小春被质疑搞小团体不跳出舒适区,就

来源:堂鼓 时间:2023/6/9

作者/老根儿

向来不挑事且peacelove的大湾区男团,怎么节目过半被狙“搞小团体”了?

《披荆斩棘的哥哥》最新一期,为了第三次公演舞台重新分组,原有的八大部落兼并为四大阵营。

节目规则,张晋和李承铉“离婚”,各带一组。

赵文卓的街道办事hood“分崩离析”。张晋选走了胡海泉和尹正。

而大湾区男团,面对张晋的两次强拆,还是整整齐齐,全员集结。

这背后是山鸡哥的“打点”过的,提前和成员们约好了在一个组。

小春哥的策略就是“把原本(第二次公演)的七个人先找出来”。

最终四大阵营分组结果:

在选曲环节,大湾区的哥哥们又第一次幸运的选到一首粤语歌《护花使者》,看来三公不用再唱烫嘴的普通话了。

大湾区全员集结+粤语歌,评论里多了一些抱怨的声音。质疑他们抱团卖情怀,没有突破所谓的舒适区。

表演没有拉垮过的大湾区男团,在团队作战的规则下,和相熟的人组队算是“小团体”吗?怎样的标准才算是突破?来披荆斩棘=跳出舒适区吗?一定要跳出舒适区吗?

哥哥们来的目的,各有不同?

来参加节目的32位哥哥,有演员,武术演员、舞蹈演员、实力歌手、前男团成员、钢琴家、乐队乐手......曾经或是一直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似乎默认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跳出舒适区。

有的哥哥来披荆斩棘,坚持“跳出舒适区”,还吵上了热搜。

舞者李响想在节目中尝试更多可能,但面对林志炫各司其职的安排,李响拒绝做伴舞“我要是为了跳舞,我何必来这个舞台,我想突破。“

同组的舞蹈演员刘迦也小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本想要让大家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最好为出发点的林志炫,被吐槽像为你好却不小心忽略了你感受的大家长。

同样为了走出舒适区的还有言承旭,他想要摆脱“社恐”和有些逃避温吞的个性。

节目过半,言承旭越来越打开自己,打破自己的结界,和人主动交流,有两次直言团队中的问题。

一次是一公练习的时候,节目音乐总监提出表演和节奏的问题,但队内氛围依旧比较peace的客套互夸,言承旭站出来说“不要再跟我讲好听话”。

另一次是在二公《被驯服的象》练习,言承旭第一个找老师请教怎么分词。

在敖犬主动申请唱副歌,又因为怕发挥不好打退堂鼓和队友换词时,言承旭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我真的不赞成”。

内向型社恐或者比较慢热的宝子们应该都深有感触,言承旭真的有在尝试走出自己的壳。

有的哥哥好像跳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跳。比起跳出舒适区,更多得是被大家了解了隐藏的可爱闪光特质。

武术演员出身赵文卓来搞唱跳,意外成了新一代长在笑点上男人。

一公跨圈唱歌,一曲《流星锤》,谁听了这首歌,他的爱情都会强如钢筋。

二公跨圈唱rap,街道办事处主任的东北味儿rap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亮点”。

最新一期,还曝光了隐藏技能——绣花。以及猛男的保养方法,敷面膜+泡脚,这或许就是卓哥皮肤比年轻人紧致的原因吧!

大武生因为武力值max在节目里收获一堆小弟,但本人其实和蔼又可爱,把以和为贵挂在嘴边。

李承铉一直以来作为戚薇的老公被熟知,初舞台《天上飞》的业务能力太惊艳了。他唱的这段一下子成了某音热门bgm,叨叨打开短视频10个有8个都在《天上飞》。

这个节目让大家记起李承铉曾经也是男团出身、业务能力很能打的偶像。

还有一类哥哥,如大湾区男团、黄贯中、林志炫、GAI...被质疑来这个节目明没有跳出舒适区,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打转,看起来游刃有余。

哥哥们到底要不要跳出舒适区,不跳的就是一种失败吗?

没有跳出舒适区,也在努力的哥哥们

平均年龄50+的大湾区的哥哥们,在节目第一期就立志反卷。

要训练0.5小时甚至不想练习,嘴上说着“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随时一副要懒散躺平的样子!

但第一次公演《》的舞台,那些卡点配合,不是练习半个小时可以出来的效果。

普通话都不利索的他们要记那么多词,又要学舞蹈,还要把表演做的有趣,最后舞台呈现出的完成度很高,并不是情怀滤镜。

梁汉文在直播的时候说到《》的舞蹈对于他和林晓峰来说是最难的,尤其是林晓峰没跳过舞,他们在其他哥哥结束排练之后还留在海口,一起陪着林晓峰练了整整两天。

“当时没有摄像机跟拍,电视台的摄制组也撤掉了,就我们五个人在练。”

或许对于大湾区哥哥们来说,最大的荆棘是节目规则,阴差阳错的给自己挖了不少坑。二公的两首歌也都不是首选,两次公演都没有拿到想要歌曲,依旧有很好的完成度。

对待工作中的游戏环节也没有犯懒,为了火力值,梁汉文对张淇穷追不舍,摄像机大哥差点没跟上。

这些在港圈摸爬滚打30年的艺人们,当年卷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努力做到最好,努力全面发展才有工作机会。

大湾区哥哥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多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业三十年不松弛的工作精神,通过学习和训练拓广舒适区,已经成为他们的本能。

而关于“抱团”,既然是团体作战,不仅要队员不拉垮,更重要的是和谐。三公选人时,李承铉选人的标准也是和谐。

同样是非典型跳出舒适区,号称训练0小时的黄贯中,最长单天训练了13小时。

不愿意跳舞的GAI,对艺术太严格的林志炫,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在批评大会上也反思了自己,和哥哥的相处中,也能接纳新的观点。他们的固执己见是因为因为对艺术的坚持,想用优秀的一面为团队加分,也得到了哥哥们和观众的理解。

突破,不仅是刘迦、李响会唱歌,尹正、李云迪唱rap,这些跨界“跳出舒适区”带来的惊喜感。

突破,也是像大湾区的哥哥们不断练习和学习,把舒适区的范围拓的更广。

“留在舒适区”不能简单粗暴地等同于“懒惰、没进取心”。

不必强迫所有人都跳出舒适区,没有跨界不代表没有努力,不因为外部环境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有更高质量的产出,对舒适区的扩大也是一种突破。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跳出舒适圈?

只要把事情做好,跳不跳出舒适区,这个议题有那么重要吗?

哥哥们的第二次公演,绝对是高质量舞台!比第一次公演进步了很多。频频出圈上热搜。

《悟空》中张淇和白举纲的声音,唱出一种孤傲决绝的味道。

《被驯服的象》像是一出舞台剧,印象深刻。

街道办事hood的《大艺术家》,音乐剧的质感拉满,有笑点有燃点。

大湾区组的《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别哭前面一定有路”让几位哥哥唱出了励志的感觉。

《往事只能回味》像是电影,张智霖的扭腰特别加分!

哥哥们合作做出优质舞台,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也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闪光点。

陈小春和赵文卓自带领袖气质,张晋、李承铉因为全面的业务能力被大家所认可,他们让团队更有凝集力。

张智霖、布瑞吉、胡海泉情商高会沟通,当一团乱麻的时候,他们常常是团队里的梳理担当。当然,团队里也少不了高瀚宇这样的气氛组组员。

哥哥们在练习的时候发挥各有所长、彼此互补互助才有好舞台。

难道一定要看到歌唱家跳舞,舞蹈家弹琴,钢琴家打武术,武打演员唱歌吗?

有的人想把好的一面做到最好,有的人是想要走出舒适圈,有的人是背水一战,有的人反卷却不失水准。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塑造自我的权利。

没有人可以逼你跳出舒适区。要不要跳,做决定的权利在自己手里。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有被强迫跳出舒适区,被卷的时候,不用内耗自己跟随大众,扩大舒适区把事情做到极致也是一种优秀。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