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海上印社六人展摆起鸿门宴,不许艺术家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1/24

“这是一个展示当今海派文人艺术综合能力的舞台,需要上台者样样皆通。是‘扎台型’,还是‘坍糟水’,且看每个人的身手,也是展览的看点。”在第二回海上印社六人展之前,策展人陈睿韬摆下了一席“鸿门宴”。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风大雅,《海上印社六人艺术展(第二回)》明天起,在海上印社展厅(上海市兰溪路号)揭幕。这一回的文人雅集设了“颂春迎夏”的主题,上海的六位中生代艺术家家各显身手,来演绎了苏东坡佳句“且来花里听笙歌”。

图说:苏轼词刻印官方图

“且来花里听笙歌”

海上印社自去年始,每年择时依批次推出六人展,自戊戌新春举办了第一回,反响热烈,海上印社六人艺术展的第二回在这个春天推出。选取的六家分别是张遴骏、吴承斌、沈鼎雍、矫健、蔡毅强、虞伟等上海篆刻的中生代力量,他们皆得自名门传授,艺术风格各见所长,亦为海上印坛承前启后的一批艺术家,已在各自领域拥有一定的声誉。

主办方以文人巨擘北宋苏东坡居士佳作《浣溪沙·荷花》:“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要求六家分刻六印,成六家联印之妙。以东坡先生佳句“且来花里听笙歌”,徜徉六家,恍如入春花绚烂之境,如闻笙歌悠远之回荡。

图说:吴承斌的红木印官方图

参差多态是展览的基本特征,也有艺术家选择了不同的材质,不局限于石头,竹刻、木刻乃至根雕,花样繁多,可看性大为增强。

印人刻印只是起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灿烂多彩,前人多许有“诗书画印”赞之。然自古以来,文人治印者,涉艺宽广,多兼书画之长,故海上印社“六人展”依前制,除展出篆刻作品,更有书法、绘画作品,有卷轴、册页、手卷、手札、成扇不同形式,以及砚、竹木、紫砂壶等物件铭文拓片、实物等,共展出作品余件。这为难了不少参与者。

印学是其专长,书法却未必,遑论撰写文言诗文了。为一件画作题跋,或者应和宋人词牌,许多偏门的艺术家不得不苦思冥想起来。无独有偶,雅集笔会上主办方希望书法家留下墨宝之时,不少书家会携带“万宝全书”一册,内涵各路名言佳句,有祝寿道喜,有庆贺良辰,书家选择若干抄写,以拆当难堪之时。

图说:虞伟《书法心经》官方图

海上印社六人艺术展要打造综合性的“十项全能”,考察文人的诗书画印各路才气,在文人之间提倡一种“尚学”氛围,而不仅是一门唯手熟尔的“文艺工种”。

有人向展览主办方打“退堂鼓”,称自己扬长避短就好,提议展览里略去书法和诗文,就展示自己的印章。“写!我下了指标,来参展的硬着头皮也要写书法。”陈睿韬坚持这样的“倒逼”机制,目的不是要让业已成名的篆刻家“蒙羞”,而是要逼着他们修炼书法、诗文、画画的内功。

因此,印章除外的艺术展示里,水准有了参差。本着不避短处、由观者臧否的办展精神,主办者将其罗列,体现印人的综合素养。

展览将至年5月7日。(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融)

图说:矫健的成扇官方图

马上评|泾渭何须分明

中国历朝历代,写字画画是文人聚会时的雅好,他们有着本职工作,画画写字不是主业。唐宋八大家并非浪得虚名,其中大多数人留下来了全方位的文艺传奇,东坡先生书法绘画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留下了《寒食帖》这样的行书瑰宝,也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

在过去,诗书画印成一体,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现在变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会写书法的不善篆刻,会篆刻的不善造型。将这些文人必备的素养人为隔绝,泾渭分明,恐怕不是上策。

海上篆刻在近代以来享有中国篆刻重镇之美誉,中国篆刻半壁江山道脉存续。随着时代发展,更需承前启后,不断探索发展。诗书画印互为表里,作为海派文化的继承者不能偏废。(乐梦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