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YYDS00后清华大三学生杨倩,就这样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2/16
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m.39.net/news/a_6010333.html

7月24日,东京奥运会首日,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将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诞生。

第24枪,也是最后一枪。面色沉静的中国运动员杨倩站在赛场上,端着同样冷静的气步枪。旁边,是领先她0.2环的对手。

最后一枪——数秒钟后,年出生的中国姑娘杨倩以更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打出9.8环的成绩,以.8环的总成绩反超对手,斩获这枚宝贵的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而日本东京这座城市,在它第二次举办奥运会之时,第一天奏响的第一首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不得不说,这其中的意义更加非凡。

这样的胜利振奋了尚在洪灾伤痛中的国人的心,给了人们继续拼搏的力量!

随后,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也是杨倩的射击前辈许海峰,向杨倩送上祝福:

中国队,YYDS。

家里人和邻居们的紧张观看,以及看到夺取金牌后的孩子,那种极度的兴奋,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

真真切切实现了全村人的希望呀!

作为奥运会赛场上的金牌获得者,又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枚金牌获得者,杨倩的名字,这位小小的姑娘,立刻火遍全球,成为全网焦点人物。

她来自哪里?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有着什么样的家庭和求学经历?……成为我们关心的话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寒窗之后“一举成名”,而我们崇敬和学习成功成名者的意愿是由来已久的。

杨倩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00后,21岁,清华大学大三学生——

现在,她,世界冠军!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她,就收获了所有运动员梦寐以求的终极荣誉。很多人都会对她的21年成长的人生充满好奇,然而她,也是来自浙江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

杨倩,拥有一颗大心脏的小姑娘

年出生,21岁的杨倩,如今已经和射击运动打交道10年了。

五年级的时候,她幸运地被宁波体校射击队选中,但爸爸一开始并不同意她走体育这条路。强健的体魄是人人追求的,而成为优秀、乃至最杰出的运动员,却只会是极少数人可能达到的,绝大多数人将在不同阶段默默结束运动生涯,重新走向社会。很多父母会在是否要培养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决定上犹疑,很多人会打退堂鼓。对杨倩而言,她的路又会是怎样?能成为什么样的运动员?当时没人能担保。

小学生杨倩自己坚持要去。

她告诉父母,自己不怕辛苦,也不怕住在学校没父母陪伴。爸爸也只好随着她的心意。

今天的事实证明,杨倩没有选错:杨倩成就了自己的运动员梦,中国多了一位杰出运动员,收获了新的金牌,杨家也多了一位世界冠军!

师从国家级教练虞利华,杨倩一开始并不突出。虞利华后来回忆,选中杨倩并非因为她有什么天赋,只是看上去比较沉稳。说起杨倩的个性,虞利华讲过一件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年,他带杨倩去参加全国青少年射击赛,杨倩居然在进行50米的射击训练时睡着了!

“这个心态,可不一般。”

后来,年去参加全国锦标赛时,清华射击队的教练告诉她,杨倩睡过头了,高铁没赶上,不得不改签。“看上去她很马大哈,但也说明她的心态很好。”虞利华说。“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比赛,更多的是比心态,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心理,看她能不能把自己的心理处理得更好一点。”

专业运动员生涯,从零开始,训练生活辛苦又枯燥,很多基础动作要一遍一遍练习,生理和心理都要接受煎熬。这种生活与杨倩想象中帅气地端枪相差太多,训练一年后,她就哭着跟妈妈说不想练了。

就这样在“不想练”的心理下,杨倩又坚持了一年。第二年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非要回家。好在,在父母和学校的劝导之下,杨倩最终选择熬下去。

训练中的杨倩(杨倩的启蒙教练虞利华供图)

这次回来后,她慢慢调整自己,将每次的训练都当作挑战,一次次克服训练中的辛苦。后来谈起那段时间的训练,她说当时“如果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我就会去主动要求自己,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不能放弃。”

就是在这种对自己高要求的心态下,杨倩的成绩越来越好,奖牌越来越多,舞台也越来越大。

杨倩,成为运动健将

年,她获得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的亚军,随后又在省运动会拿下3枚金牌。年,进入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初中部。年底入选国家青奥队,并取得了国家级运动健将的称号。

年,她又通过清华射击队冬令营的比赛进入清华附中读高中,两年后,高考通过了清华专项录取线,进入清华读大学。

从宁波市到浙江省,再从全国走向奥运会,这条路看上去顺风顺水,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有杨倩自己知道,所有看上去的毫不费力,都离不开背后的拼尽全力。就像她在年回母校分享经验时所说的:“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为自己努力。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努力,是她接触射击运动后生活的主旋律。成绩,自然也一次次来到她身边。

今年4月,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杨倩连续4站选拔赛全部夺冠,最终踏上第一次出征奥运会的征程。

这条路,是父母陪着一起走的

在距东京千万里外的老家,父母和村民们,守在直播前,紧张地看着女儿比赛,大概心跳比杨倩自己还快。但比赛结束了,妈妈却并不想给杨倩打“不想干扰她,她明天还有比赛。”

(7月24日,杨倩夺金,“全村人”庆祝)

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默默陪伴,给杨倩动力,做她的定心骨。

年刚进入大学时,妈妈动手术,杨倩想回去陪妈妈,一度要放弃训练,但妈妈让她专心训练,告诉她取得更好的成绩,让国旗在世界赛场上飘扬,就是对她最好的慰藉。

出征东京,妈妈却没有什么要求,反复告诉杨倩,她现在的成绩,自己已经很满意了,让她放平心态。

从一开始就尊重孩子的选择,一路走来,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她动力;但她又从不把孩子逼得太紧,让孩子知道她永远是妈妈的骄傲。可以说,这条路,因为父母,杨倩走得更踏实了一些。

可以发现,每个优秀的孩子,光都是父母给的。聪明的父母,总是能在孩子迷茫时拉一把,又在孩子辛苦时,告诉孩子慢一点也没关系。

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孩子本身,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心理,比成不成功更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福原爱的妈妈,这个被称为日本传奇的乒乓球选手,一路走来也离不开妈妈在背后的支持与用力。

小的时候,用陪伴引起福原爱对乒乓球的兴趣;而后,用严厉督促小爱坚持下去;再长大,面对夺冠的艰辛,又一次次安慰小爱已经够好了。

就是这样的陪伴,才让一个个优秀的孩子横空出世。

奥运首金:看似好运气,都来自实力

杨倩的夺金,可谓惊心动魄。

进入最后的角逐,每两枪淘汰一位世界级选手。杨倩一度落后俄罗斯选手0.5环,其他选手的分数也咬得很紧:远远的靶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决赛最后几枪,杨倩的成绩在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游走。倒数第二枪,杨倩打出10.7环的高分!然而对手——更是打出10.8环,仍然以0.2环超越杨倩。

最后一枪——决定胜负。

在绝顶高手面前,那句我们都明白的箴言就摆到了面前:

此时此刻,比的是心态。

双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所有人都面对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结果:

对手,心态崩了,严重失误:8.9环;

杨倩,打出了9.8环的成绩。

尽管不是她最好的水准,但她抗住了压力。

冠军——属于中国姑娘杨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位从小“打气球,打一枪中一个,打一枪中一个”,将打气球的摊主“打怕了”的小姑娘,最终在世界舞台上证明了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能百发百中,幸运女神更不会总在一个人最需要的时候,将幸运降临到一个人身上。

杨倩肯定要感念她在小学四年级时的那次选择,如果不是被发现,如果她不坚持,便没有今天的她。她成为如今的自己,也离不开历任教练的培养、家人的培育。

世界上很多事情、很多人的成就,都是由无数个看似幸运的偶然,而成了最终的必然。甚至于,如果不是因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导致年奥运会延迟一年,今天站在奥运会第一场领奖台的第一人是谁,也未可知。

在这样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日子里,我们祝福女孩杨倩。

愿她如传说中的后羿,将冷静的箭射向更多的奖牌,更美好的人生。

作者:张图图,图书馆的图,看很多书,写很多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洪恩教育所有,转载请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