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谷爱凌创造历史逆袭夺金,网友却吵翻了哪有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2/16

创造历史!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上,谷爱凌勇夺金牌!!!

跳跃、翻腾到最终完美落地,谷爱凌完成了对自己的最强挑战,以绝美的身姿摘得个人首枚奥运会金牌,这也是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第三枚金牌!

“谷爱凌”三个字简直被刷爆了。

这位女运动员到底有多牛?

仅仅3个星期,就掌握了一个超高难度的自由滑雪动作,成为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首个完成该动作的女运动员,成功拿下世界杯冠军。

在前不久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谷爱凌以.25分的总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但对她而言,这只是冬奥会前的练手罢了。

她的目标可远不止在在个人成绩上散发光芒,而是在冬奥会上夺得金牌,为祖国争光。

今天,她做到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这金头发高鼻梁的,怎么看都不像中国人啊。

没错,谷爱凌是中美混血,但她在年正式宣布弃美从中,成了实实在在的中国人。

自从她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咱们自己人,就为中国斩获了包括冬季奥运会、世锦赛在内的11个冠军,尤其是首次参加“滑雪界奥斯卡”XGames就一举夺冠,震惊世界。

谷爱凌9岁参加全美滑雪比赛,13岁提前进入成人组,16岁登顶国际雪联积分榜,不仅是XGames最年轻的选手,还是世界女子双板领域,唯一撑得起3个项目的运动员。

国际雪联对她的评价是:

“尽管谷爱凌只有16岁,但她已经能够跻身世界最优秀的自由式滑雪女运动员之列。”

不得不说,中国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但最最震撼的还是,谷爱凌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余,还以分的SAT成绩,考入了斯坦福大学!

要知道满分才啊,相当于只错了一道题,成绩排在前0.4%。

多少人不吃不睡都考不上,人家一边金牌拿到手软,一边将藤校揽入怀中,谷爱凌的爹妈上辈子难不成拯救了银河系?

但看清她的背景你才会明白,生在这样的家庭,谷爱凌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年,谷爱凌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一户学霸家庭,爷爷斯坦福,爸爸哈佛,妈妈北大本科+斯坦福硕士。

照这么看,谷爱凌上斯坦福不过就是他们家的平均水平。

妈妈谷燕曾经是北大滑雪教练,也正是她让爱凌第一次走进雪场,那时,爱凌才三个月大。

谷爱凌3岁学滑雪,8岁接触自由式滑雪,加入太浩湖专业滑雪队,9岁就在全国自由式滑雪少年组比赛中夺冠,14岁囊括了4、50块金牌,包括9个全美冠军。

大家千万别以为这全靠基因开挂,事实上,她摔的跤、受的伤不比任何运动员少。

大家都知道,滑雪是一门实打实的极限运动,不但要在4、米的高处快速滑落,还要跃过各种角度陡峭的滑道。

谷爱凌的锁骨断过,右手裂过,肩膀、大拇指韧带都伤过,最可怕的是有一次直接摔成脑震荡,什么都忘了,坐在雪地里哇哇大哭。

即便是高烧40度,咳嗽到流泪,肺疼到扎心,她也还是不肯放弃比赛,前一秒还是妈妈怀里哭泣的小孩,后一秒就拖着装备上了战场。

一个小姑娘,是怎么扛下来这么高风险、高强度的运动的?

难道,谷燕是个拿着小鞭子跟在女儿后头的虎妈?

恰恰相反,谷爱凌能撑下来,最大的动力就是对滑雪发自内心的爱。

对于她来说,滑雪根本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一件好玩儿的事。

不是工作,不是打仗,是飞翔,是创造,是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即便身体感觉很累,心里也不会觉得苦。

就像谷爱凌自己说的:

“一些选手总免不了会想要偷懒休息,但我不会,我享受在雪上的每一秒。”

”我每次到雪场就会充分利用在雪上的每一分钟认真练习,钻研动作。”

“滑雪这件事,练习的时间很重要,但热爱的成分更重要。我经常看到一年练习天的人,但如果不突破、不创新,就会永远停留在这个水准上,要做到突破,就必须非常热爱。”

只有足够爱,才会肯一门心思扑上面琢磨、钻研,才不会稍微遇到点挫折就打退堂鼓,才不会越练越疲倦、相看两厌。

这就跟谈恋爱是一个道理,一旦看对眼了,心扑扑跳了,刀山火海也拦不住。

有了热爱,根本就不需要鸡娃,因为娃会自己鸡自己,享受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就坚持下去了。

其实,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甚至从不思考,从不寻找。

从某个程度讲,这是庸常,也是可悲。

所以,能像谷爱凌早早发现心中所爱,又有家人的引导和支持,可不就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了吗?

也许很多人会以为谷爱凌走的是体校生的路子,但事实上,人家跟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全职上学,也就是说,只有周末她才会练习滑雪,其他时间和普通高中生没什么两样。

在谷爱凌心里,学习和滑雪一样重要。

很小的时候,她就问妈妈“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最难进的大学是什么”,妈妈说是斯坦福,于是,斯坦福和奥运会,就成了谷爱凌追逐了十几年的梦想。

这两个目标,能实现一个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谷爱凌却有胆量“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为了兑现梦想,她真的把自己“逼”成了时间管理大师。

作业太多怎么办?那就见缝插针地学。

去滑雪场训练来回8小时路程,飞欧洲10个多小时的时间,都是她复习功课、写作业最好的时机。

要备战奥运怎么办?那就压缩学习时间。

为了腾出时间训练,她决定提前一年参加高考,自学全部课程。

这就不得不夸夸大北京了,当初爱凌为了提高备考效率,专门在海淀报了补习班,体验了一把海淀高中生的自鸡日常。

就连最后高考,也是在离比赛场地最近的瑞士考点报了名,还经历了飞机、汽车晚点,冒着雨一路小跑才赶上了考试,看来关键时刻,体力好就是有优势啊。

像这样全世界飞来飞去、到处折腾,恐怕没几个人能吃得消,而谷爱凌却稳稳把握住了平衡。

有人说,不想进步的孩子,父母逼着走,想进步的孩子,领着命运走。

谷爱凌显然是后者,因为想做,所以去做,再一步步做到最好。

就是凭借着这份强大的内驱力以及清晰的规划,谷爱凌不但在滑雪场上脱颖而出,还以领先全球99.8%SAT考生的成绩拿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谷爱凌出生就自带精英学霸基因,但她自己都说:

“天赋可能是百分之一二,但更多的是努力,说我都是因为天赋是不公平的,一点儿都不容易。”

我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哪怕是天赋型选手,如果不靠努力点燃才华,那么才华终将沉睡。

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你闲置了你的天赋,老天就会把这份礼物收走。

谷爱凌有句话把很多人都逗乐了:

“我知道所有的小孩儿都觉得,自己的妈是最好的妈,但我真的觉得我的妈是最好的妈,对不起别的妈,但是我的妈比你好。”

笑归笑,但谷爱凌还真不是吹牛。

且不说谷燕碾压99%家长的学历,她在教育上的付出和智慧,也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的。

虽然谷爱凌生在美国,但是谷燕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你也是中国人。

每逢假期,谷燕都会带着女儿回到北京,穿梭在大小胡同,每当有人赞美爱凌“像个洋娃娃”,她都会说:“我不是洋娃娃,我和你们一样是中国人。”

所以,和很多华裔ABC、移二代不同,谷爱凌不但能中英文瞬时切换,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各种儿化音和语气词信手拈来,听起来就是一个北京大妞。

不仅如此,谷燕还特别有“心机”。谷爱凌五年级时回北京,发现小伙伴们都不出来玩儿了,原来都是跑到海淀黄庄上奥数了。

谷燕告诉爱凌:“来中国上十天课,能顶在美国一年。”

为了当学霸,也为了和发小们玩,爱凌就也跑去黄庄学奥数了。

不过,谷燕可不是填鸭式教育,相反,她特别注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谷爱凌说过,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妈妈“逼”出来的。

“小时候我一有问题就去问妈妈,结果妈妈看一眼就说这题太容易了,你自己想一想,还不会的话就去问老师。

当时觉得我妈真不好,别人的家长都帮自己的小孩写作业,我妈为什么一个问题都不回答。

长大后我明白了,她想让我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现在我非常感谢她,这种教育方式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不得不说,谷燕的心态真的特别好。

她不怕女儿出错,也不怕进步比别人慢,只要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踏踏实实,什么样的结果都好。

就像她第一次带病参加成人组积分赛时摔倒在雪地里,妈妈也依然紧紧把她搂在怀里说:

“特别为你感到骄傲,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觉得非常好,她也觉得挺好玩儿的。”

谷燕根本没把什么国际排名放在心上,不过就是一场游戏,安全第一,开心第一。

看似佛系背后,其实是谷燕给予女儿的温柔、鼓励和力量,妈妈坚实温暖的怀抱,给了爱凌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她重整信心,终于在这场比赛中斩获银牌。

该“偷懒”时“偷懒”,该抓紧时抓紧,该扎针时扎针,该给糖时给糖,这就是北大斯坦福双料赢家谷妈妈的育儿秘诀。

每一次比赛、考试、训练,谷燕都不辞辛苦地陪着爱凌,她们是母女,是朋友,也是战友。

记得有一次两人上场前一块穿滑雪装备,爱凌说“嚯!你怎么比我还快啊?”谷燕回答:“那是,当妈的都是效率特别高的。”

一句玩笑话,道出了大半当妈的心酸。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觉到,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功,固然归功于精英家庭的天然土壤,但更多的是,爱凌追求极致的努力,以及妈妈谷燕不计回报的付出。

或许我们给不了孩子像谷爱凌一样优越的童年,但至少,我们也可以陪伴孩子寻找心中所爱,支持他们的梦想,督促他们前进,给予他们鼓励和怀抱。

毕竟,基因和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正能量、温暖有爱的家。

今天,谷爱凌不负众望,为中国队赢下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就像比赛解说员说的那样,“18岁的年纪应该是骑着单车,衣领内的耳机还有夏天的冰汽水,但她们选择了50米高空,追逐自由!“

为谷爱凌骄傲,为冬奥会所有运动员加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