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孩子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在很多家庭当中,孩子都扮演着小公主,小皇帝的角色,一家人都要围着这个小不点转。但往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受不了一点委屈,遇到困难就喜欢哭鼻子。如果孩子一直这样下去,以后如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呢?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心病。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培养好抗压能力,在长大以后孩子只能够逃避,在社会中也总是趋于弱势,很难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而面对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父母应该怎样做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很多愤愤不平。认为所有的好事都应该由自己来承担。比如幼儿园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嫉妒别人参加各种比赛,由于老师没有选他,就会出现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如果老师和家长稍微安慰孩子,还可能哭泣不止。当孩子有这些行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抗压能力,不仅很弱,而且不能够正确的看待奖惩。得不到表扬就会失落,还会引起孩子的情绪问题,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且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长期这样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
什么是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求,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各种难题,让孩子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而在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同时,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脆弱。面对幸福的生活以及充裕的物质生活,孩子为什么这么怕打击?
为什么孩子的抗压能力这么差?
第一,父母的过分包办。
父母对孩子的疼爱要有尺度,如果一味的包办,只会让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想要逃避。当稍稍有一些困难时,父母想孩子只会想着让父母去帮助自己完成,而且自己的内心总是有打退堂鼓的意思。在孩子的内心,父母就是自己的依靠。
第二,缺失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便会用物质来弥补孩子,而在孩子的世界中物质生活不是最关键的。而当物质生活充裕时,会给孩子养成为所欲为的坏习惯,要什么有什么内心从来不懂得珍惜。
第三,孩子的忍耐程度很低。
对于孩子的抗挫能力来说,除了后天的因素以外,先天因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即使是同龄的孩子,面对同样的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很多时候孩子的性格也会决定孩子的抗挫能力,以及孩子如何去表达问题,也会影响孩子对问题解决的看法。
阶段性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
婴儿期——学会保护孩子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是最需要让父母保护的,这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的归属意识,以及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认为他是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慢慢的让孩子感受他和同龄人是平等的,养成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
幼儿期——让孩子感受情感
孩子开始进入了独立性与抑制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完成,这阶段给孩子灌输一些简单的思想。比如龟兔赛跑在比赛当中会有输有赢。坚持到底那一个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在比赛的过程中只要努力了都会有结果,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引导孩子给孩子灌输一些简单的思想,让孩子对抗所能力有基本的认识。
学龄期——让孩子懂得其意义
学龄期的孩子思维发展比较活跃,情感意识也比较强烈,这使得孩子一边性强而且容易冲动,已经对社会对环境,对家庭有了自己的心里感受。这时对孩子的培养进入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让孩子懂得其重要意义,更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会抗挫能力,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接受别人的好与不好,更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与教育,也要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秀。
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父母要找到适合的方法。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所以,父母的教育方法也会起到这关键性的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第一,给孩子适度的爱。
过度溺爱只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优越感,父母一定要学会给孩子适当的爱,减少对孩子的溺爱程度,这样在生活中孩子也能够学会自我去体会事物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挫折。
第二,学会让孩子的情感得以释放。
父母要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主观对孩子进行猜测,更不要对孩子有阶段性的批判,比如孩子的青春期这阶段很容易让孩子引起反感,父母要学会多注意孩子的情感释放。面对不好情绪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过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