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江疏影:吴刚、嫦娥、玉兔,你会选择哪一个一起去月球?江疏影(认真脸):吴刚老师吧!因为我看过他的戏,觉得他戏很好,想学习一下。
听到这,所有人都笑疯了!
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活跃一下气氛,原本也没什么用意。可江疏影把神话里在月宫砍树的吴刚,当成了演戏的吴刚老师,表达了一下对吴刚老师的崇敬之情。
月宫砍树的吴刚表示一脸懵:我勤勤恳恳砍树,你说我演戏?
自知闹笑话了的江疏影,后来专门在社交媒体发文向吴刚老师道歉,说自己对不起广寒宫的吴刚。还表示演员吴刚老师的戏好,她是真心实意的这么认为的。
曾经饰演过“背锅侠”达康书记的吴刚老师也大方回应没事,我转告广寒宫里的兄弟,不过月球太冷了,还是在地球上拍戏吧。
而网友则搞笑表示:
不用道歉。这说明月球自古就是我们的领土,你无意间解决了月球归属权的争端。可喜可贺!
有更多网友表示:江疏影铁憨憨实锤了!
为什么说她铁憨憨实锤了呢?因为这已经不是江疏影第一次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憨了。
上戏第一、胡歌前女友、资源咖的标签背后,却被称作“糊咖”
年夏,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开学的第一天,王传君、陈赫、李金铭、海陆等男孩女孩们都瞪着大眼睛,等着那个考了第一的叫“江疏影“的女孩进来,大家都觉得她应该是个美女。毕竟,“疏影”二字源于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可当18岁的江疏影抱着课本匆匆走进教室,披着一头清汤挂面的长发,脸上未施粉黛,眼神怯生生地看向大家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长大就是要学会接受:事情总是要有个例外的!
多年之后观众提到江疏影,第一印象还是她和胡歌的一段前情。
年,胡歌在自己的微博中,温柔地称江疏影为“小江”,说她是个傻傻的姑娘,喜欢自己的傻,而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遇到一个傻子不容易,能凑成一对傻子更难。希望得到大家傻傻的祝福。
可这段恋情只维持了一年就结束了。后来,当事人没有对这段感情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瓜友们连八卦的素材都找不到。
出道以来,出演赵薇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校园女神阮莞。年出演热剧《一仆二主》,和张嘉译、闫妮搭戏,轻松拿下华鼎奖。年,搭档孙红雷和张艺兴出演电视剧《好先生》。搭档都是头部资源,但江疏影似乎总和红这件事扯不上关系。
所以,好事者就把她归入“糊卡”行列:这种资源配置都红不了,糊这件事还不是早晚的?
看似什么都有,但就是不自信的“憨妹”
娱乐圈名言: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江疏影背后有没有人捧我们不知道,但她始终离“爆红”有一段距离却是真的。从“学霸”到“大红”,江疏影究竟差在哪里呢?
我们看一下她的成长史就会发现,也许症结就出在她内心的不自信上。
江疏影7岁那年被送进上海市艺术体校学艺术体操,练体型、压腿,痛得她放声嚎哭,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因为表现不好,她常被教练罚留班,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练习。脚背练肿了,跟个发面馒头一样,凉鞋都穿不进去。但虎父不许她打退堂鼓,还给她下了死命令:“学不好,回来有你好看!”
考试时,如果分数低于90分,虎父手里的皮带就开始对着江疏影一顿抽。慈母看不了这种场景,又阻止不了,于是只能躲进厕所里,不看。
这种教育背景下长大的江疏影,到哪里都是“学霸”,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做任何事都兢兢业业,却独独缺失了内心的那份自在和自信。因为她觉得只有自己足够优秀的才值得被爱,而天资不够的自己只有足够努力了才会变优秀。
于是,她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却被同学王传君中肯地评价为“平庸”。
是的,听话的孩子大都在性格上过于平庸。这种平庸放到娱乐圈,就是没有特点。江疏影足够努力,努力想摆脱这种性格上的平庸。
当一个人努力到无以复加,却依然摆脱不了“平庸”二字时,不自信也算是正常的吧?!
于是,这种不自信,放到她的工作和生活里,就变成了一种“憨”气。
“我想红,想证明我的努力是有用的”
和正午阳光合作古装大剧《清平乐》,江疏影饰演里面的“直男”皇后曹丹姝,作品因为种种原因收视率不佳。收官时,江疏影大胆承认自己想红。因为红了才能和更好的班底合作,得到更多承认。
演员想红,和一个飞行员想当机长,打工仔想当老板一样正常。可江疏影的想红,除了世俗的意义之外,还有一层含义: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只看到我的努力,认识希望你看到,我的努力,是有用的。
所以,她鲜少绯闻,在拍戏之外也没有太多曝光的机会。她会把自己全身心用在演戏这件事上,跟自己“较劲”。过度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往往让一个人与外界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
就像这次闹的笑话。她满脑子都是“我要提升演技”、“我要跟更好的班底合作”、“我要证明我自己”,她脑子里只有老戏骨吴刚老师的戏,你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要她去评价一个演员的工作逻辑之外的东西,她的回答和你想要的就会有些脱轨。但这种“答非所问”你又挑不出什么道德品质上的毛病。
大家都能看出来,她只是过度沉浸在演戏这件事上而已。
江疏影就像这个世界上所有不自信的学霸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向父母和外界证明自己。你可以说她没有天赋,但她足够努力。她相信,有一天,量变会产生质变,她也能“破茧成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