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平的塬,好新的衣,好热闹的场面。麦上摞,杏满枝,菜满篮,正是陇东人娶亲嫁女的好时节。唢呐声伴着欢欣的锣钹声从乡间的大路上滚滚而来,一路欢声笑语欢天喜地。陇东人有陇东人的活法,婚丧嫁娶,庆祝祭祀,都要用唢呐曲艺来一个火爆。二尺红绸,系住一只唢呐,激昂欢快地洒满陇东的路上,染红陇东的云。一只不够劲,两支唢呐一起吹,嘴吹不过瘾,鼻孔塞唢呐吹,连堂鼓、锣、钹、钗、笛、胡弦、牙子、梆子也一起帮腔助兴。这声音滚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就有一圈人。唢呐手双腮鼓得似只红蛤蟆,顶脖子上的筋肉一闪一闪通红直跳,围观者大声欢笑鼓掌,大碗痛饮白酒。陇东唢呐曲,吹的什么声,奏的什么调,连十来岁的小娃儿也能说出个道道。什么红事曲牌、白事曲牌……扳指头算就能说出三百多个。
对吹小唢呐chu黄土高原上的唢呐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般是不响的。但是如果响起来,就必定是有事情,或者红事,或者白事,但是现在已经普遍成了白事了。
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唢呐声,我的心中一紧,有一个灵魂飞升了。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窗外的天空悠然宁静。
记得小时候,一听见唢呐声响就不顾一切的向外跑,大人在后面追,担心小孩子家冲出去遇见什么不好的事情。唢呐声响,要么喜庆、要么哀怨,喜庆的是结婚,哀怨的是祭奠,几乎约定俗成。唢呐声一响,大人听旋律,孩子听响声。大人能从唢呐声中听出喜庆、哀怨之情愫,甚至喜庆或祭奠过程中的环节,因为各个部分都有相对固定的表达形式,比如红事中的“迎亲”,白事中的“行礼”,唢呐声都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chu在我的记忆中,唢呐是西北地区一个标志性的民间乐器,我甚至认为,只有唢呐才能表达出西北人心底那种感情,热烈、激昂、豪迈、悠扬、悲壮、哀怨。我一直认为唢呐声是黄土高原的泥土发出来的天籁之音,那种感觉,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用心去感受,感受那一种发自心底的声音,感受那一种淳淳的感情,像饮一杯清醇甘冽的烧酒,火烧火燎,回味悠长。
在外漂泊求学的几年,唢呐声似乎非常遥远,只是在电视上出现陕北汉子表演民歌的时候,可以看见唢呐的表演,但是深深印在我骨子里的还是陇东唢呐。
chuigusho唢呐是灵魂的号角,会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延续,也是陇东人民迈向小康社会吹响的号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