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
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我想这本《次第花开》正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本疗伤之书,让我们变得随喜,通透,不再执念,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正如《次第花开》次第花开所说,大道至简,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01
“婆婆说彩礼是借的,让我还钱,你管不管”,凤凰男:她穷疯了吧
比如婚姻中的婆媳矛盾,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感受。有的婆媳闹了矛盾,吃亏的是儿媳。而有的婆媳闹了矛盾,吃亏的则是婆婆。至于谁更不幸,谁更可悲,取决于谁是最终的失败者,时间会给出答案。
02
燕慧是婆媳矛盾的胜者,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她和她老公是二婚,她不想自降身价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对二婚唯一的要求是当成头婚对待,该有的彩礼等东西都不能少。
虽然不知婆家是如何商量的,但她如愿了,她不想去纠结婆家人是怎么商量的,也不想去纠结自己的要求是否得罪了谁:“我自己能如愿,就够了,婚姻有个让我满意的开始,才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很快她就发现,她不想纠结的事,主动找上门来了。
有一天,婆婆带着婆家的小儿媳妇出现了,目的是要求,借口是给她的彩礼,声称彩礼是借的,让她还钱。
她不想跟婆婆纠缠,只是告诉她:“咱俩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不必有太多的交集。你有事先去找你儿子,让你儿子来跟我商量,没必要趁他不在家的时候跑来找我的麻烦。”
婆婆无言以对,想要打退堂鼓,但小儿媳妇不干了:“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有你这样跟婆婆说话的吗?给你的彩礼本来就是借的,你凭什么不还?里面还有我的钱,你不还给婆婆,就等于不还给我,婆婆可以不跟你计较,但我不能不跟你计较!”
小儿媳妇反复给婆婆施压,让婆婆继续要账,让燕慧认清了事情的真相:或许婆婆本就贪心,但更贪心的人是小儿媳妇,真正是坏的人也是她。
03
婆婆和小儿媳妇越是催着她还钱,她越是想要让她老公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必须知道他是什么态度,必须知道他到底站在哪一边。”
婆婆嚣张地说她儿子肯定不会违背她的要求,小儿媳妇狂妄地说他是凤凰男,肯定不会护着燕慧。说白了,她们的所有说辞,都是为了把燕慧吓住,让她赶紧把钱交出来。
她们没能得逞,因为燕慧不吃她们那一套,一直拖到她老公下班,她终于有机会弄清楚他是什么态度了。
他的态度如他所言:“别理我妈,她穷疯了,她彻底被我弟妹迷住了,她们两个人在一起从来不会干什么好事,我之前那段婚姻就是她们毁掉的。我以前确实是个特别重视原生家庭的人,但自从离婚以后,我就不允许自己再那么蠢了,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早就四分五裂了,早就不值得我珍惜了。别听我弟妹瞎说,给你的彩礼是我自己的离婚财产,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她跟我妈纯粹就是见钱眼开,穷疯了,太贪心!”
04
因为在金钱方面有了矛盾,在那之后,他们夫妻俩跟婆家很少来往。燕慧的小叔夫妇惦记公婆手里的钱,一直在他们面前装好人。她婆婆不通世故,认为谁在她面前说好话谁就是好人,所以就一直围着他们夫妻俩转。
她婆婆的美梦,以她公公的去世宣告结束,因为小叔夫妇卷钱走人了,再也不管婆婆的死活了。
到头来,是婆婆最不看好得到燕慧夫妻俩一有空就去看望她,每次去都给她买齐生活用品,给她留够生活费。
虽然婆婆没有说过自己后悔了,但从她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来,她终于幡然醒悟了,知道谁才是真正孝顺的人,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
05
燕慧说,不管是贪心的婆婆,没主见的婆婆,还是倚老卖老的婆婆,早晚都会后悔,因为她们曾经的嚣张最终都会被现实击垮,不得不依靠别人。
或许她的结论有些夸大,完全是她的主观感知,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
像她的婆家那样的家庭,有小人从中作梗,婆婆不辨是非,自认为可以依靠小人,却不知,小人永远是小人,你认为他们靠得住的时候,是因为你有利用价值;等到小人认为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不会再管你了,到那时你就不会再觉得他们靠得住了。
这种情况下的婆婆肯定会输得一败涂地,小人的算计加上她讨好小人而付出的牺牲,会让她蒙受很大的损失,在物质和感情方面都会一败涂地。
燕慧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没有对不起谁,就没必要理会她的算计,哪怕她是你的婆婆;二是,作为婆婆,会做人很重要,懂得明辨是非更重要,否则无法给自己的晚年做好铺垫,最终的日子不会好过。
《心经》曾提及到,“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随缘”,我们又该怎么做?
其实,所谓缘起,也是我们所说的因果。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独立的、绝对以及恒常的,而我们每一天有过很多念头与行为,这些也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影响到我们本身。
因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机遇与人生。
随缘是需要有大智慧和行动作为支撑的,而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切随缘”,然后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直接放弃。
对于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意义以及修行的必要性,希阿荣博堪布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和观点。
他在心灵随笔《次第花开》说:“人生是一场非常不容易的修行,我们总是将自己困在执念和过去的伤害中。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罢了。”
那一刻我备受震撼与感悟,放下我执,接受无常,不要为过去的执念以及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尽管《次第花开》是一本讲述佛法的书籍,但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我们正面临的喜乐、苦难、烦恼、煎熬等深入洞察,直中要害,让人看完后醍醐灌顶。
有时候,我们兜兜转转、寻寻觅觅,想要找一个依靠、一个答案、一个意义,但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那些悲苦都在消散,活在此时此刻,随缘随心,精进自己的修行。
记得,曾有一个著名的古稀老人学者,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穷尽一生研究的问题,释迦牟尼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也许,你苦苦寻觅的那个答案,也会在《次第花开》中找到。因为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备受追棒,多次重印,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人走出困境与迷茫,相信你也可以。
对此,樊登这样评论道:“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就好,都有心灵的收获。”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一生都在为生活奔忙,是时候停下脚步来,让身心在一本书、一段静坐,一次对话中逗留,释放压力、情绪与心结,而《次第花开》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好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