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郭文娟)考上一所好大学,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最近,厦门三中女足队的5名姑娘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凭借着一颗足球,她们“踢”开了大学校门。今天,我们通过其中两名女生的故事,来看看“铿锵玫瑰”绽放的精彩。
小时候也学过唱歌跳舞读六年级时喜欢上足球
8月11日,陈媛收到了西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年,她通过体育单招被西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录取。
陈媛报考的足球项目要求获得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的考生才能报名。她说,目前全校女足队员中有3人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除了她,另外两人均在高二年段。
西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其中,文化考试成绩占30%,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占70%。最终取考生的综合成绩,根据招生计划分项目进行录取。今年,该校足球非守门员项目(女子)在全国录取18人,陈媛的综合成绩排在第八名。
在厦门三中女足队,陈媛踢的是前腰。她说:“学踢球不算早,在梧村小学读六年级时才开始踢足球,那时就很喜欢踢球,经常在体育课上跟男生一起踢。”一年后,她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厦门六中初中女足队录取。中考时,她又一次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厦门三中高中女足队录取。
陈媛笑着说,她原本走的路线跟其他女生差不多,小时候也学过跳舞、唱歌,还加入学校舞蹈队、合唱团参加比赛。喜欢上足球后,她就把时间花在了球场上。爸爸妈妈担心踢球容易受伤,刚开始也不大同意。后来发现她对足球是真爱,他们也就不再反对了。
陈媛不否认踢球很苦,特别是进入高中女足队后,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平时几乎天天训练,连周末也不落下,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足球是团队运动,需要大家一起合作,一起拼搏。我很享受这种状态,也能从中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陈媛
咬牙“坚持一下再拼一下”艰辛复读一年终于圆梦
近日,厦门三中女足队员黄元芳收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年,她通过吉林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被该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录取。
相比其他队员,黄元芳对这份录取通知书的期盼来得更迫切。因为这是她第二次征战高考。去年,因为考试时没发挥好,无奈之下她选择了复读。
“去年的队友都上大学了,今年的人数更多,竞争更激烈。”黄元芳坦言,复读是比较艰辛的。刚开始训练时,压力很大。训练了一段时间,遇到了瓶颈期,又很烦恼。怎么办?找教练、队友聊一聊,跟爸爸妈妈谈谈,心态慢慢也就调整过来了。
是否打过退堂鼓?“有一段时间确实动摇过。”黄元芳说,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练体育,既然想上大学,还是再咬牙坚持一下,再拼一下吧!
黄元芳在小学时主要是练中长跑、跳远,初中开始踢足球。她也反思过,去年报了田径类和足球两项不同的考试,分散了精力,而且考试时心态没有调整好,有时太想赢,反而更容易输。今年她就专攻一项,考试前也尽量把心态调整好,平常心更能发挥出水平。
“这些年练体育的一大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吃苦,学会如何坚持做一件事。上大学后,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我也会进入校队继续踢球,希望边学习边规划好今后的道路。”——黄元芳
责任编辑:廖文焱,赖旭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