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时候的学习,脑海里经常出现下课跳皮筋、玩石子的画面,并没有觉得学习有多困难,也不感觉到乏味,曾经一度认为学习是一个的快乐的过程。但是现在常听家长说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好中学,考不上好高中就进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这样的观念使学习不是一个轻松的、快乐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的过程,无论学习的道路上有多坎坷,都要勇往直前地坚持下去,孩子小学四年级报了一个数学班,刚开始学着可以,后来到五年级时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加上每次考试分数的不理想,妈妈心里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孩子从没有说退班,一直坚持,六年级时有同学去报别的机构的数学班让他去,孩子说这个班同学多,还是在这上吧,家长看数学题也不会心想随孩子就让他慢慢学吧。没想到到了初中,有的题孩子看着很绕弯但看到会做,一问说在数学班学过,孩子坚持学了,充分说明坚持的好处。
有的孩子想学跳舞,妈妈就给报了班,慢慢地孩子发现跳舞看着好看,但学着并不是轻松的事情,还要练基本功,非常枯燥还很累,就闹着不去,家长看孩子真是辛苦,于是说不上就不上吧。看人家孩子的字写得很好看,报个书法班吧,学了半年,没啥长进,照样歪歪扭扭,孩子说没意思不想上了,家长想也没啥效果,不上吧。这样孩子学啥烦啥,什么都没有坚持下去,将来在日后他也会对任何事都坚持不长。
有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孩子小时候顾不上照顾孩子,得空见到孩子就很溺爱,用多种方法弥补,一味地顺从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找工作,每次家长费心费力给找个工作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觉得累受不了不干了,天天在家过着“白领生活”,健健身打打游戏,点点外卖吃吃。后来家长索性随他意想干啥工作随他,找了个媳妇结婚给他点责任感吧。”
孩子上初一数学不太好,想找个补习班给他补补,问了他的老师和部分朋友,都说不用报班,在家多做做题就行了,但是一是他自控能力不好,做不了几道题就不想做了,二是做得对不对家长不会无法辅导。于是不管各方反对坚定地报了班,第一次课下来,有好多题不会做,妈妈看着简单说你只需把公式背会套公式就行,但是做题时孩子还不会,还说妈妈揠苗助长,学校没讲的就要先做......,妈妈惦着塑料棒子站在后面,作业终于做完了,第二天老师课堂测试,孩子九十六分,这下有自信了,学习起来也有劲头了,学校里的数学考试后来都考得挺好,孩子再也不说揠苗助长了。近一学期了,孩子坚持了下来,并且初有成效,所以优秀的孩子是逼“出来的,不”逼“他,不知道他有多优秀,各位家长,你们说呢?你们是让孩子快乐学习,还是逼“着他学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