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文/图
因山顶形状酷似农家娶新娘用的花轿顶而得名的轿顶山,苍山古木,孤傲神秘,险峻美妙,栩栩如生,是水富市最高的山峰,海拔多米,是驴友徒步的好去处,是水富人心中的神山。
在太平镇盐井村轿顶山下,抬头仰望这座俊秀的山峰,仰望这座高高的山峰,竟然有些惶恐,让人感到窒息。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得见自己的心脏咚咚作响。朋友告诉我,轿顶山山高、林密、路险,若是缺乏锻炼、体力弱的人,是万万不能一个人独自前往的,就算是相约而行,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勇气与胆量。我相信自己,背上背包,包里有干粮、水、巧克力、手电筒、创可贴、相机、红色的登山杖,由向导带领,与10多位文友一起向轿顶山出发。
初春
羊肠小道在绵延的山谷蜿蜒,像一条巨大的褐色蚯蚓蠕进山里。沙砾小路旁,蓝白相间的扁竹花正在盛开,一行人散落在峡谷皱褶间,慢慢地行走,慢慢地拍照,相互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嘻嘻哈哈的说笑声变得有些空荡、缥缈。翻上第一道山梁,落在最后的4个人中就有人打了退堂鼓,一边擦汗,一边气喘吁吁地坐在石头上说:“你们几个继续,我不想走了,走不动了!”“要得,我与你一起回去,这山凶!”“哪个说就回了,爬山才开始,好不好意思哦!走!走!走!不许打退堂鼓!休息一会儿就出发,一个都不许往回走!”话音刚落,说想一起回的人一下子来了精神,丢下我们3个,“噔、噔、噔、噔”地跑在了前头,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这时候听见远远地传来了呼喊我们的声音,我们加快了脚步。灌木林由稀疏转向茂密,一棵一棵的小树,偶尔间杂着一棵大树,深绿、浅绿、鹅黄……春天的颜色盈盈欲滴,铺天盖地地涌进眼底。
真正意义上的爬山还没有开始……
没有人家,没有一丝杂质的空气,直润肺腑。我们与寂静的山融合在一起,与各种色彩的树木融合在一起,与澄明清新的空气融合在一起,与柔和的清风融合在一起,与明媚的春阳融合在一起……拍照,小憩,擦擦额头挂着的汗珠,闭上眼睛,便感觉柔柔的山风徐徐吹来,感觉到它用轻轻的声音在耳边吟唱,送来三五声清脆的叽叽喳喳的鸟唱,还有欢快的交谈声、急促的喘息声与嚓嚓的脚步声……这些轻微的喧嚣更衬托出山的寂静,这妙不可言的享受在胸中撞击。我们喜爱这种感觉,喜爱这山中行走的感觉,喜爱这偶尔在寂静中发呆的感觉,喜爱这偶尔与世界失去联系的感觉,喜爱这对未知的轿顶山充满无比想象的感觉。
当翻上第二道山梁,弯弯曲曲的沙砾羊肠小路被甩在了身后,模糊不清的山路陡峭、粗糙起来,触手可及的树木更加茂密,鸟鸣的声音更加清脆悦耳,步子也越来越慢,呼吸却越来越急促。寂静幽深的山中,一棵青翠欲滴、枝繁叶茂的大树吸引着我们,树后一位背着沉甸甸的大布口袋的妇女从山上小跑而来,到了大树下依着一块靠山的石头停下来歇气,近了才发现这妇女年事已高。她奔跑的速度实在是令人惊叹,与她一番闲谈,得知她已经68岁,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背的口袋里装的是才从山上掰的罗汉笋,有六七十斤重。老人告诉我们说,由于年龄大了,所以背得并不算多,现在趁早赶到盐井街上卖掉。山上罗汉竹林里还有好多人在掰笋子,体力好的一天掰的笋子可以卖两百来块钱呐。原来这隐隐约约的山路就是这些山里人每天上山掰笋子踩出来的,我们这些缺乏锻炼的城里人徒手而上都觉得很吃力,可这老人背着这么重的笋子,却是精神抖擞、面带笑容,休息一会儿又一路小跑而去。那背上分明背的不是笋子,而是老人的生活,老人一家人的希望,是朴实勤劳勇敢的人生……她的笑容是那么坦荡,喜悦是那么简单、真实,这喜悦与坦荡让人羡慕与向往,仿佛偏僻与穷困,艰难与坎坷,都被轿顶山赐予的享用不尽的山珍美味所融化。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心里滋生,并传递到脚上,这力量足以保留或挽回一些生活中、成长中我们失去已久的宝贵的东西。这力量让我明白,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心境、是感恩。望着她的背影,敬重油然而生,望着轿顶山,敬畏油然而生!
采笋老人
沿着越发模糊不清的山路前行,很快就到了一片茂密的罗汉竹林,林子里果然有一二个壮劳力,或者三五个妇女在掰笋子,他们在竹林里埋头四处搜寻,跑来跑去的身影是那么悠闲、轻快,他们说话的声音在竹林里飞来飞去,传递着轻松与惊喜,传递着收获的喜悦。我们拨开一丛丛茂密的竹子,嗅着竹叶淡淡的清香,穿行在竹林深处,远远地与他们交谈,询问到达山顶需要走多少时间。她们笑声朗朗地回答道:“以你们的速度还早。前边过去十多个人,你们是一路的吧!你们走得这么慢,怕是追不上他们了。”我很想跑进竹林里去掰点罗汉笋,东瞧西看却没有发现一根,一听说到达山顶还早,心慌得赶紧往前赶。
竹林里的小路向山顶延伸,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爬得晕头转向的我们,总算看见了垭口,一个人正在那里烧火取暖,他一招呼才看清楚原来是等在那里的向导。向导说这里左右两条路,右边不远就是山顶,怕你们迷路,等你们久了好冷。我们顿时觉得一缕春风从心上掠过,格外温暖,一股力量再次从心底升起,三步并作两步地登上了垭口,哇!忍不住大声惊呼,云雾缭绕的垭口一下就把人镇住了,人突然间耸立在了山之上、悬崖峭壁之上,仿佛插入云端、腾云驾雾,又仿佛是要被风吹跑,站立不稳地晕眩。一棵两三人伸直手臂才能环抱、高数丈、枝干遒劲、树冠如伞的黄桷树,缀满了小小的嫩嫩的芽苞,伸出修长的枝桠,像一个高大威猛的卫士屹立在那里,一边是幽深的罗汉竹林,一边是深邃的山谷,深邃得一眼望不见底……风呼啸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冷气逼人,一瞬间,就吹干了身上的汗水。云雾一会儿浓厚得遮住了一切,一会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左右的山梁若隐若现,左右的树若隐若现,一会儿躲藏在不可知的深处,一会儿又舒展出伟岸的身躯、修长的玉臂……险要雄奇,苍茫深邃,古怪迷离,就是垭口的全部。
太冷,时间太紧,我们在向导的催促下依依不舍地沿着山梁向轿顶山的最高点出发。这是一段怎样的山梁啊?原始而魅惑,枯败而繁茂。整个山梁最宽处不过三五米,被灌木丛与罗汉竹遮掩的路却比登山时的路宽阔了些许,平坦了许多。在迷迷茫茫中穿行,偶尔可见两三株紫红色的玉兰花拨开云雾,一树地盛开,在翠绿、鹅黄中绚丽夺目地探出头来,演绎出无限的春色。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山梁上的罗汉竹长势良好,凡是比碗口粗的树木却都是朽木枯枝,光秃秃的,了无生机,孤独地傲立着,散发出腐朽的味道,尽显沧桑岁月里无尽的挣扎。一棵一棵伸向天空像是巨大的惊叹号,又像是无声的呐喊,一棵一棵仿佛已沉睡千年万年,又渴望复活的生命,一下又一下地击打着心灵、震撼着灵魂,沉甸甸地压在心里。
轿顶山罗汉笋、刺老苞
心有向往,心无旁骛,终于到达了自己神往的地方——轿顶山的最高点。到达山顶,真是美妙的一瞬,只听见一片欢呼声、一片赞叹声,而这欢呼竟然是我们的,这赞叹竟然是我们的。苦累不翼而飞,疲惫不翼而飞,喜悦与幸福降临。环顾四周,山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只见小小的狭窄的山顶为缓平顶,一侧为万仞陡壁,完全被罩在雾气之中,视野被浓雾限制在三五米内,看不见远山,边上环绕着罗汉竹。再就是有两三棵小树,看不见一棵像样的大树,甚至连先前垭口山梁上那些枯死的树也不见了踪影。一个破损得没有四壁,只剩下几根屋脊骨架的棚棚,一尊失去头颅的淡定的菩萨,无声地诉说着一座寺庙曾经的繁华,曾经的沧桑,永远的伤痛,遥远而不为大多数人知晓的传说……据说天气晴朗时,可以远远地望见蜿蜒奔腾的金沙江。难怪轿顶山还有另一个名字——罩顶山,要不是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来,真真切切地知道已经到了轿顶山的顶峰,真疑心这里是否是海拔多米的山顶,真疑心这里是否真是水富最高峰,但它又确确实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试图透过浓雾看见点什么,可惜什么也没有看见。事实上,任何事情,无论我们付出了多少,都不一定能够获得我们一厢情愿的期望。
仅仅30来人就把整个山顶挤得满满当当,早已到达山顶的十多位绥江文友将在这里露营,他们挖坑搭灶头的挖坑搭灶头,抱柴火的抱柴火,择菜的择菜,倒酒的倒酒,一会儿就看见锅边冒气,香喷喷的腊肉、包谷粑的香气热腾腾地缭绕着……围坐、畅谈、举杯,在谈笑中且饮且唱,热闹甜美,温暖至深……真想与露营的文友一道待在这个安静圣洁的地方,待在这神山的腹地,待在这寂寞冷冽的春风里,嗅着淡淡的竹叶清香,嗅着腐朽的树叶味道,在云开雾散、日出之后,在夕阳之后,在饮醉之后,在聚散之后,再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在生活无边的劳碌中,一点一点回味这自然的趣味与无边的美好!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奇壮阔,感受大山的无限寂静……不需要太多,偶尔,需要寂静,让我们逐渐麻木的心灵轻舞飞扬。
山垭口上巨大的古木
为了保证天黑之前平安下山,只能短暂停留。我们带着遗憾,带着不舍,带着难以忘怀的心情依依惜别,在心里对着轿顶山山顶说了一声再见。
下山更比上山难。刚下垭口,一进罗汉竹林,我就跌倒在罗汉竹林的岩边,好险。向导马上教我下山穿行罗汉竹林的技巧,抓住竹枝一路往下,自然走得又快又稳。不得不佩服向导与同行的人,他们不仅上上下下行走自如,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会儿就掰了满袋的罗汉笋,还提着满袋的刺老苞。刺老苞是轿顶山除了罗汉笋之外上苍赐予盐井人的又一种山珍,漫山都是,却并不好采摘,躯干脆而有刺,差不多都有手臂那么粗,两三米高,要用弯刀砍断,才能取得枝头上那嫩嫩的、暗红色夹杂着暗绿色的嫩芽。据说它的枝干没有其他用处,砍了来年春天它照样长得又快又好。
傲然独立
出了罗汉竹林,在这大山一叠叠的皱褶里行走,上山时并不觉得是沙坡坡的路,在下山时我的休闲鞋却一路打滑,就算是依靠着登山杖下蹲着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走,还是站立不稳,有时就像坐梭梭板一样直往下梭,两边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树枝或者竹子可抓。我的心纠结成了乱麻,生怕一不留神就滑下山崖。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我目不斜视,试图加快步伐,一切努力却都是徒劳。同行的朋友看见我一步一步地伸出脚,踩稳了才敢换另一只脚,忍俊不禁,又见我身后再无其他人,不得不放慢步子,跑一小段又赶紧停下来等我一会儿,再三对我说这种走法不对头,要放开胆子,看准一个可以站稳脚的地方,然后小跑到那里收住脚步,自然不会摔倒,才有速度。像你这样下山怕是腿都走软了、走痛了,天都黑了还走不到山下。说的道理都懂,但还是不敢小跑,生怕自己一小跑收不住脚步,冲到山崖下去。眼看我一筹莫展、一副狼狈相落在队伍的最后,还越走越慢,时间却到下午6时,两个朋友实在是于心不忍,一边为我鼓劲,一边一前一后拉着我的手一路冲下了山。那是一种永远不会忘记的完全窒息的感觉,一种对苍山古木意从容无限敬佩的感觉。不得不感叹,再好的风景如果太险峻了,怕也是无心欣赏;再好的风景一个人走得久了,没有谁分享,怕也会觉得寡味无趣。再坚强的人生,有些路途还是需要朋友伸出援手,让自己欣然接受朋友最真诚的帮助,并心存感恩,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别人。
古木苍苍
古人说望峰息心,我的心却比来时跳得更为激烈,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快乐的意义!回望轿顶山,这亿万年前就铸就的巍然神山,此时已经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又很快地被夜色湮没,但轿顶山的春天却立在了心里;那一棵棵年轮不详,在岁月中风化、坚硬和不朽的沧桑树木却立在心里;坚强、朴实、勤劳的山民却立在了心里……
沧海一粟,淡定、从容、丰富、恩赐,无与伦比,就是轿顶山的一切,怀着十二万分的虔诚,朝着轿顶山的方向回望,我们默默地再次向它致敬……
本文来源:邵通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