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节
诗话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绝句撷芳
七绝·端阳忆屈原
文/赵连芳
楚江烟水独彷徨,归去吟来泪几行。
唯抱丹心追日月,魂兮尽处白云乡。
七绝·端午祈愿
文/牵手一生
又是一年粽米香,条条丝线系情长。
祈来百岁平安乐,结契三生福寿康。
七绝·端午节
文/织儿
菖蒲艾草门前挂,驱祟平安百病消。
华夏端阳弘正气,千年忠节更堪骄。
七绝·端午有思(新韵)
文/许三营
半入江风半入云,汨罗桴鼓到而今。
世人尽赞龙舟美,谁解离骚况味深?
七绝·午日踏青怀古
文/诚挚
云霓舒卷牧羊坡,曲径幽幽接汨罗。
遥忆先贤徒有志,一笺天问恸山河。
五绝·农家端午
文/枣庄梅子
艾草倚门旁,荷包彩线长。
荫荫榴树下,角粽糯端阳。
五绝·端午祭
文/雷世平
万古有忠门,千江泣屈原。
离骚成绝唱,天问是宣言。
七绝·端午吟
文/卿卿
彩线轻缠红臂长,家家角粽又飘香。
幽幽艾草平安送,遥寄灵均酒一觞。
七绝·端午情(新韵)
文/蝶鸢
米粽艾香飘万里,每逢端午祭屈原。
精魂何在今人叙,惟有离骚万古传。
七绝·端午祭屈原(新韵)
文/张伟
孑身投水恨无穷,剩有骚辞见赤忠。
三楚先王开筚路,猜疑尽废老臣功。
七绝·悼屈原
文/老四
时近端阳雨洗痕,风清不见楚都门。
汩罗江上千帆过,流水无休屈子魂。
七绝·端午节叹屈原
文/王志毅
楚天屈子著离骚,报国无门守节操。
一曲悲歌千古泪,满腔碧血化波涛。
七绝·端午节祭屈原(新韵)
文/刘守全
今赋离骚祭断魂,英名垂世恨谀臣。
洗冤何处寻身影,惟问江涛可觅君。
七绝·端午追思
文/黄亚青
谁挽汨罗千古恨,举樽对月祭尊公。
离骚一曲悲声远,屈子遗风世代崇。
七绝·端午偶思
文/常亮
端阳艾草插门前,粽子飘香满户穿。
思念汨罗清水荡,必须洗净腐贪权。
七绝·端午说屈原(新韵)
文/陈占伟
纵身一跃汩罗河,天问离骚响九歌。
江水滔滔东逝去,贤臣自有后人说。
七绝·悼屈原
文/一介农夫
抱石沉沙身守志,孤躯无力挽云沧。
南园梦断生悲切,此后家家恨楚王。
七绝·端午
文/付正国
芬芳艾草挂门前,五色新丝臂上缠。
高咏楚辞酬午日,举杯酹酒祭英贤。
七绝·端午节
文/郝彦飞
每逢端午风兼雨,众友吟诗赠汨罗。
千古英魂今尚在,国人齐悼共悲歌。
七绝·端午吟(新韵)
文/王忠伟
端午时节艾粽香,汨罗江咽祭贤良。
离骚天问惊千古,求索修行浩气扬。
七绝·端午节咏屈原
文/王鲁秦
忠良谏语苍天月,报恨沉江碎玉贞。
千古离骚芳韵咏,诗魂一缕九州声。
七绝·端午寻(新韵)
文/老缺
上下千年数目悲,为君竟与汨罗归。
衷心要表鸿鹄志,何不呼民醒一回。
五绝·端阳感怀
文/彭能增
骚赋千秋问,汩湖万古伤。
大夫怀壮志,忠骨照端阳。
七绝·端午节感怀
文/张景兰
年年岁岁话端阳,橘颂离骚动众肠。
悼念屈原怀历史,传承国粹灿文光。
七绝·端午节(新韵)
文/秋韵
红心珠玉翠皮装,万滚千腾入味长。
转眼一年端午到,粽逢艾叶共流香。
七绝·祛瘟瘴(新韵)
文/任重
鸭黄食罢饮雄黄,藕腕缠丝颈佩囊。
户户门楣悬艾草,家家端午浴兰汤。
七绝·端午祭屈原
文/丁乃忠
柴门大户艾芬芳,草舍豪居共午阳。
古楚虽不欢乐日,缅怀屈子祭忠良。
七绝·端午行见(新韵)
文/闻金于
榴花妩媚送春风,艾朵芬芳品粽行。
万户龙舟江水渡,屈原祭悼念今生。
七绝·端午节(新韵)
文/寒江独钓
五月榴花火欲燃,拜神祭祖浴芳兰。
家家艾粽香飘溢,处处龙舟震耳天。
七绝·端午祭
文/牵手一生
每逢重五悼忠良,江水哀哀祭酒觞。
铮骨情牵荆楚地,离骚一曲恨无疆。
七绝·端午
文/许三营
故国龙舟何处寻,江头依旧怒涛侵。
多情兰芷年年馥,犹是盘桓屈子心。
七绝·岭上端阳(新韵)
文/张伟
兴安六月山初碧,新草成茵旧草藏。
晨起松枝凝冷露,河边艾叶沐端阳。
七绝·端午
文/张景兰
又是一年粽子香,诗人遗恨汨罗江。
楚殇屈子万人祭,绝唱离骚永世芳。
七绝·端午怀古
文/王瑞
端阳吟诵楚辞篇,投粽伤怀祭上贤。
报国无门贞志在,汨罗一跃撼云天。
七绝·悼念屈原(新韵)
文/刘守全
绝笔怀沙殉汨江,后人千古恨昏王。
沉冤嗟叹何时雪,读醉离骚洗月光。
七绝·端午节咏艾草(新韵)
文/王鲁秦
朋友家园有艾蒿,兴来赠我几枝绦。
避邪欲问谁其是,怒指毒魔罪恶枭。
七绝·端午赞绿码(新韵)
文/陈占伟
毒株变异莫横行,端午来临定去踪。
艾草悬门驱祸孽,协同绿码守康平。
五绝·端午竞龙舟
文/雷世平
岁岁龙舟赛,年年屈子思。
风来传鼓急,箭出竞天驰。
律韵采玉
七律·端午有感(新韵)
文/张伟
岭上千峰换绿装,时值仲夏过端阳。
家家彩饰松枝挂,户户佳肴角粽香。
日脚渐温偏北地,飞龙已跃正南方。
人生有悔匆匆去,最是无情盛也伤。
七律·端午节话兴衰
文/王志毅
汨罗河上话千秋,一部离骚满腹愁。
亡国皆因奢侈败,兴邦全仗武功修。
长江滚滚东流去,历史悠悠壮志酬。
韬略精通尊管乐,才高智广数毛周。
七律·祭屈原
文/黄亚青
月夜谁人吟橘颂,招魂又渡楚江源。
离骚曲愤冤难雪,天问歌悲恨岂喧。
山鬼殃民常有道,湘君忧国确无门。
千秋谒拜追思远,滚滚诗潮祭世尊。
注:橘颂、招魂、离骚、天问、山鬼、湘君均为书名。
七律·端午话屈原
文/丁平思
端阳话古心沉郁,浊世忠臣志葆清。
有力安邦匡社稷,无方教主辨奸贞。
骚魂不朽诗潮旺,浩气恒存禹甸荣。
今振国威贤士慰,山南海北享升平。
七律·忆屈原(新韵)
文/刘守全
汨江依旧吼声遒,波浪仍然纵泪愁。
愧疚当年埋傲骨,耽忧今至未冤纠。
幸而锣鼓千秋忆,好在诗歌万载讴。
肝胆赤心犹可鉴,英杰尽瘁展风流。
五律·端午感怀
文/一介农夫
凉茶同美酒,原野兆丰年。
汨水龙舟赛,庭堂糯米鲜。
离骚怀屈子,天问望尘烟。
德品堪如玉,才华万古仙。
五律·端午忆屈原(新韵)
文/流水高山
端午千秋祭,悠悠汩水魂。
忠贞存华夏,浩气曜乾坤。
骚问朗丽志,章歌绮靡深。
吾今辞赋祖,何日把冤伸?
五律·端午走亲戚
文/郝彦飞
榴花照眼明,端午故村行。
翁挂门头艾,童观腕彩萦。
素常谋面少,借暇走亲情。
相见心真切,高杯唤乳名。
词阙缤纷
望远行·端午祭屈原
文/蝶鸢
碧艾香蒲遍野丘。含恨暗伤留。
又逢端午几多愁。千载意难收。
沉魄祭,粽香情。楚江悲画兰卿。
一樽黄酒敬幽灵。千舸浪波鼓雷鸣。
万众九歌唱,醉枕旧诗宁。
临江仙·端午的怀念
文/常亮
激涛汨水随波出,江湖尽舞龙舟。
逐风天问念回眸,散飘香粽客随投。
纵越千寻飞万里,怎消曾忆春秋。
光阴痛泪眼花流,楚辞谁画韵心头。
念奴娇·近端午念离骚偶感
文/常亮
端阳日近,艾叶青蒲草,香包红赤。
千古龙舟争竞渡,正是南方家客。
米粽群投,江河激荡,四海消灾疫。
苍穹凉热,万心同系民食。
今古圣者成贤,敬仁亲善,
天问心融德。
世道山林多鬼怪,操弄是非成敌。
君子勤酬,心胸坦荡,不惧妖风逆。
夕阳西下,念离骚泪流出。
长相思·端午
文/织儿
艾叶香。粽叶香。华夏民风自古长。
青山处处芳。
草苍苍。水苍苍。屈子情操天地扬。
一襟明月光。
如梦令·端午
文/覃春山
江上龙舟竞渡。堤畔朱旗飘舞。
堂鼓震苍穹,粽子随风香吐。
端午。端午。最忆屈原诗祖。
洞仙歌·龙舟竞渡祭灵均
文/覃春山
艳阳高照,燕骞翔穿柳。
江上风披起波皱。
鼓声频、挥桨竞渡龙舟,
旗影猎击水举声阚吼。
两岸人潮涌,云影飘移,
呐喊生威屡挥手。
义台穹门艳、横幅标悬,
金曲放、群英舞袖。
祭灵均、角黍向江投,
祈五福、焚香把杯浇酒。
临江仙·端午吟
文/卿卿
艾符高悬香囊佩,丝弦扣吉祥随。
龙舟竞处汨江悲。
楚乡遗俗,且把屈魂追。
角粽散香琼卮满,忆忠烈爱心驰。
神留事古缕成诗。
遗篇芳散,新笔寄先师。
浪淘沙令·祭屈原有感
文/王志毅
历史越千年,悼念前贤。
离骚一部尽悲篇。
报国何需寻短见?恸地惊天。
使命仗双肩,意志弥坚。
全球奋起扫狼烟。
人类生存同命运,共舞翩跹。
诉衷情令·端午祭屈原
文/陈占伟
屈原含恨绝江中。
报国尽贤忠,魂牵离骚天问。
壮举感苍穹。
端午到,祭英雄。雾濛濛。
粽香飘溢,景明风和,华夏昌隆。
鹧鸪天·屈原祭
文/付正国
彩色新丝角粽缠,每逢重五祭英贤。
常怀屈子忠贞谏,可恨怀王昏聩顽。
散怒发,问苍天。忠心赤胆却含冤。
汨罗滚滚情无尽,似咏离骚雪浪翻。
小重山·端午感悟
文/流水高山
柳绿榴红粽艾香,
挽歌叹屈子,痛哀伤。
直臣规谏逐边疆,
空惆怅,冤屈靠谁张?
万事细端祥,
为人谦逊让,不偏狂。
恃才傲物惨收场。
重策略,尊敬好商量。
撷芳词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