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丁维柳琛琛
01:39陈正年,是湖北省黄冈市雅韵琴坊有限公司的胡琴制作师。他作为武穴民间工艺传承人,传承祖辈胡琴制作传统工艺,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开发创新,研制出一套独特的胡琴制作技术,现拥有4项适用新型专利技术和3项国家商标。年5月26日至27日举行湖北省“工友杯”首届“e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决赛中,他获得新就业形态+传统工艺类赛项“十佳绝活”奖。
年,他把琴坊从杭州迁回湖北,创办了黄冈市雅韵琴坊乐器有限公司,他制作的胡琴音质清晰、穿透力强、泛音空灵,深受海内外琴友及琴师的喜欢,还曾被中国三甲黄梅戏剧院首席琴师选用并推荐。
听到演奏者用我制作的胡琴奏出动听的旋律,是我最骄傲的事。”陈正年说。
从喜欢开始,萌发制作胡琴念头
陈正年的爷爷是一位民间艺人,拉得一手好二胡。在他的感染下,幼时的陈正年沉迷拉弦弄奏,别的孩童喜欢爬树捉虫,他则和邻居一起比拉二胡。不仅学习乐理知识,他还琢磨起乐器,丝弦与竹器摩擦发出的声音会随着力度、速度、材质、部位不同变化,产生不同美感的音色与音质。因为热爱,他萌发了制作胡琴的念头,在学习祖辈制琴工艺外,年他还专程前往江苏拜师,系统学习胡琴制作。
在陈正年的琴坊里,制作胡琴的各种工具琳琅满目。架子上挂着许多刚刚制作完成的二胡和一些半成品。他告诉记者,二胡的构造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选材、锯木、刨形、画线、钻孔、拼装、上弦、涂漆、调音……每个步骤都要非常精细,说起胡琴的制作,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胡琴的材料选择很多,色木、花梨、红木、乌木、血檀、老红木、紫檀、黑檀。高档胡琴最好的材料是小叶紫檀、印度紫檀、大红酸枝。这几种木料生长缓慢,材质坚硬,音量大、音质纯。”陈正年介绍,此外还要选择径切面不弯曲、不带疤疖、抗弯力强的材料。
陈正年
“一把胡琴需经历选材、工艺加工、造型、蒙皮等上百道工序,制琴师要熟悉各个材料性能,根据木料的质地,选配蒙皮,每一把胡琴都要单独进行设计。”陈正年介绍,一把好的胡琴,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要3-4年的时间,加上与演奏者的开音磨合,这个时间可以需要再延长1-2年。需要反反复复许多次,才能制作出一把声色双绝的胡琴。
让悠扬的胡琴声飘得更远
在工作之余,陈正年还不忘学习二胡演奏,在浙江工作时,他还专门去浙江艺术学校学习二胡演奏。他说:“不懂音乐、不懂演奏,就很难做出好乐器。”他认为,制作者需要了解演奏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手艺人提高技艺,做出高质量的乐器。
尽管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弃胡琴的演奏,作为武穴市戏曲学会的会长,他还是剧团的高胡演奏人员。
陈正年的老家湖北黄冈,是黄梅戏发源地。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也正因为长期演奏经验的积累,陈正年一直在不断改进黄梅戏专用胡琴。“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他演奏者的体验交流,我都一一记下来,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试验,改变参数,前后一共花了近4年的时间,才研制出适合黄梅戏专用的胡琴。”陈正年说,他的胡琴已被中国三甲黄梅戏剧院首席琴师选用并推荐。
泛音是检验胡琴的重要考量。泛音就是胡琴从千斤至琴码这段距离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处产生的类似口哨似的声音,通过手指轻触琴弦,快速运弓,达到透明而又空灵的泛音的效果。陈正年制作的胡琴,胡琴音质清晰、穿透力强,泛音清亮、幽雅,这也是他最自豪的地方,“制琴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潜心专研,这样才能让悠扬的胡琴声飘得更远。”目前,陈正年已拥有4项适用新型专利技术和3项国家商标。
永不满足、不断进取、质量优先、信誉至上,是陈正年制作胡琴的基本准则,也是他不懈的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