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这个过气顶流,今夏还能翻红吗

来源:堂鼓 时间:2022/6/20
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74.html

杨敬伟把半辈子都搭在舞狮上了。

他是“白纸坊太狮”的第7代传人,26岁时,他成为白纸坊印钞厂舞狮队的顶梁柱,从此与狮相伴38年。

38年间,杨敬伟亲眼见证过白纸坊太狮的巅峰与落寞。

今年他64岁,已经退休4年,但依旧如年轻时神采奕奕,走起路步步生风。朋友们都在逗鸟养花,杨敬伟每天昼出夜伏,在诺大的北京城里,四处奔走,教徒弟、收徒弟,用退休工资养“狮子”,成为年轻时最鄙视的“月光族”,连油费都掏不起。

可杨敬伟却乐此不疲,狮子里藏着他年轻时的光辉岁月,也正在成为他的欢乐退休时光。更重要的是,他心底一直藏着一份不甘——“狮子这块是绝对不放弃,折也不能折在咱们自己手里。”

他不去想,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多久,只要还有力气站起来,他便不能言弃。

这是InsGirl人物微纪实栏目《国潮少年》SP1-EP02,一个固执到有些偏执的北狮传承人的故事。

编辑|奶酪

??点击立即播放《国潮少年》SP1—EP02??

从过去传承至今的文化习俗,多少都带着些陈腐的男性凝视。舞狮行业也曾是重灾区之一,一条条陈规陋习无形着拒绝女性的进入。

但杨敬伟却说:“现在社会发展到这份儿上了,男女不限了。”

于是,32岁的韩冬梅,成了白纸坊太狮的第一位女学员。

一开始,韩冬梅本来想学南狮,她见过练南狮的师兄在高桩上跳来跳去,觉得威风极了。但师傅在三亚,远天远地的,便被引荐到杨敬伟这里。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敬伟在玉泉路做采访,正准备给记者示范舞狮头的动作。

她在一旁漫不经心地看,没想到一个摆头亮相的动作,便把她镇住了,那一下,威猛、凌厉,又不失威严,好似太和宫殿前的石狮子复活了。她不禁感慨:“这狮子可真够猛的”,在心底认定了杨敬伟。

来找杨敬伟学舞狮的人不少,大都坚持不到几天,看到韩冬梅,以为又是学几天发个圈就消失的人,没怎么放在心上,便随口应付她:“那你试试吧,看能坚持几天。”

韩冬梅个头娇小,被指派去练狮头。一个狮头就得16斤,相当于一箱矿泉水的重量,一般人举个两三分钟就受不了,更别提要每天举着练上几小时。

但杨敬伟并没有因为韩冬梅是女生就对她放宽要求,有些门派的狮子装备可以量身定做,但白纸坊太狮自清朝同治年间()创立至今,除了狮头轻盈了些许,其余行头的尺寸基本没变过。

严苛的条件没有让她打退堂鼓。韩冬梅自幼习武,早就习惯了比男生更刻苦地练习。男生跑五圈,她得跑十圈,男生绑两个沙袋就能获得的力量,她得绑4个沙袋。

舞狮之于她,也只是从一个钢筋丛林步入另一个钢筋丛林,她想:“既然男生可以,那女生凭什么不可以。”

盛夏,训练基地没空调、没风扇,全靠三扇窗户偶尔吹来的一点微弱的风,她闷在沉甸甸的狮头里,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等拿下来,整个人就像刚洗完澡一样,湿淋淋的。

身边不理解的声音占多数,都这个年纪了,干嘛折腾自己,在武馆里教教小孩多自在。

韩冬梅却认为,这是每个舞狮之人的必经之路,她不想当逃兵。

一开始,因为女性力量先天的差异,韩冬梅的动作总是软绵绵的,但杨敬伟会在一旁提醒:“你一定要把动作做到位,别让别人看出来力量不足。”

舞狮的残酷和公平总是相伴出现的,当你披着狮头,站上舞台时,没人会因为你的女性身份就谅解你,一个动作做不到位,整个师门的颜面都会荡然无存。

那段时间,韩冬梅练地很吃力,但一直在咬牙坚持,杨敬伟每次指点的内容,她都会认真琢磨,还从网上买了本白纸坊太狮出的书,从头到尾地细细品读。大家对这位女弟子的印象,也逐渐改观了。

一个月之后,她终于能把“高举”的动作做出来了,杨敬伟眼里是藏不住的惊喜,他兴奋地说:“这有了!这有了!”然后立即把她练习的视频发到朋友圈,配上喜庆的BGM,文案是:“谁说女儿不如男呀,看这位女学员的摆头动作有点意思了。”

她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去姨夫家拜年的一幕,姨夫是练北狮的,没什么门派。那天,练习一天的姨夫跟她抱怨:“今天真累,这几天练得浑身发疼,明天不都想练了。”但第二天还是一早去练了。

彼时年幼的她没悟出什么深刻含义,只是隐约感觉到,这件事一定很苦。如今,她也成了舞狮人,顿觉,这是舞狮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坚持。

舞狮人之间最宝贵的承诺,都浓缩在这两个字中。

而这条二字箴言,杨敬伟已经奉行了38年。

12月的北京,正是冷的时候,窗户上凝结着冰渣,在一屋热气中腾起一层水珠。

早晨6点40,吃完早点的杨敬伟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