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子小,父母应该怎么办?
一般说来,孩子的心理状态具有整体性,也就是说孩子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和他的成长过程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那么孩子总是自卑、怯懦,或者说“胆子小”,父母就要从自身找问题,看看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
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家长都心疼孩子,既害怕孩子在玩耍时磕碰受伤,也害怕孩子在学校不适应学习环境,这就使孩子从小生活在一种被依赖和被保护的环境中,难得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沟通、玩耍,从而形成某种程度的社交障碍。
诚然,保护孩子是父母的职责,就行为来说并没有错,但是不能过度保护。不能说孩子要出去玩,父母就一直跟着,担心孩子摔倒或是和小伙伴打架;孩子心血来潮想端个盘子,父母就大声呵斥以免孩子不小心摔倒割伤手脚。长此以往,孩子自然遇事唯唯诺诺、止步不前,害怕这个、担心那个,就是不敢尝试新事物,见到小伙伴也会躲在父母身后不敢说话。
孩子总是想进步的,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让自己能够融入环境的适应力。关键是父母要懂得放手,有什么事情,确认没有大的问题就让孩子大胆尝试一下,这也是教育。
尤其是胆子小的孩子,他的性格懦弱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或是有什么童年阴影,可光是捂着、护着孩子,孩子的心理情绪就能有所变化吗?
孩子的自尊心远比大人要强,他追求人格和行为完美的动力,也会比大人强烈。如果孩子性格懦弱,那么其实他从心理上,肯定是希望摆脱这种弱势情绪,想要给自己的性格补强的。作为父母,在孩子想要进步,想要改善自己身心状态的时候,就不能打退堂鼓,也不能拖后腿。
实际上,孩子缺乏自信,在别人面前害羞有很多原因,父母不能凭借自己单方面的臆测,而对孩子妄加指责,让孩子伤心。尤其不要在其他小伙伴面前数落孩子,这反而会产生坏效果。
孩子的个性特点,是家庭和环境造成的。
孩子肯定想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懦弱性格,但是可能他的胆子越小,给自己定的心理目标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目标超出了能力的范畴,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引导和理解。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胆小就胆小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不当回事,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但实际上,孩子想要摆脱自身性格怯懦、在众人面前挥洒自如的心愿,如果缺乏父母的引导,远大目标和自己的意志能力差距过大;那么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强”失败以后,就会产生“性格坍塌”,甚至形成自卑、自闭的性格情绪;因为害怕外界和陌生人,而把自己“囚禁”在自我的意识圈子里。
孩子胆子小,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细化目标,在每一次的成功尝试中建立自信,逐步摆脱自卑和怯懦的性格,重拾阳光和微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