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图片 >> 正文 >> 正文

学车记二科目二艰难困苦

来源:堂鼓 时间:2024/12/2

科目二:艰难困苦

姜宝兵

科目一顺利考完,增加了我的学车兴趣和自信心。从交管所考完一出来就直奔驾校要求安排科目二的训练。因为我白天上班比较忙,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开会,又不愿意耽误工作。所以看到驾校安排的有夜班教练的时候很高兴,打听了以前学过夜班的一位同学,说有一位刘教练脾气又好技术又高,就选了刘教练的夜班。

下决心学开车之前,听说了不少驾校教练打骂学员的段子,脑子里对教练是敬畏不已。这年头,没被教练喷过,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学过车。

比如:“方向盘上挂根骨头,狗都比你开得好!”

比如:“加油!”“我会滴!”“加油!”“谢谢教练!”“踩油门啊!”

比如:拉开车门坐进去发现没方向盘赶紧问教练方向盘呢。教练说:混账,滚前排去!

比如:“打死、打死、方向打死,笨死了!”“你怎么这么笨啊,教不会啊!”“数学有没有学过,一圈两圈都数不清呀。”

比如:驾校有个教练特别凶,哪天不吼学员就过不去,整的学员都怕怕的。有次别的教练看不过去了问他:你干嘛这么凶啊?他答:我不希望训练一批马路杀手,他们都住我家附近啊!

我是骑自行车到驾校学机动车的惟一的一个人。驾校离我家骑自行车要半个小时,大部分人都是骑的电动车,时间能节省一半。因为我一直骑自行车,又抱着借机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每次提前半小时出门,笨鸟先飞,总还是前几名到校。沿途既饱览了景色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次到驾校见教练,见到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的中年人,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黑红的肤色是日久天长在训练场上的印记,其实教练们也很不容易啊,日晒雨淋。我在训练场看,没有一个教练是长得白净的,都是黑得象炭,被太阳晒的。

刘教练没有传说中的教练的严厉,态度随和地问了我的基本情况,以前有没有摸过车?我如实回答。然后被告知我先被分到了慢班。原来刘教练要管慢班和快班两个班的学生,多的时候,每个班有20人左右,慢班的20多人用一部白色桑塔纳教练车练习,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素质高的教练。

轮到我的时候,教练带我上车学习前进和后退。以前虽然坐车的时候不少,但从没有摸过方向盘,这次坐在驾驶座上,头一次摸方向盘,浑身紧张,只觉得这个钢铁怪物不听指挥,左脚踩着离合器,右脚踏着刹车,挂上档,轻放离合器,这个庞然大物居然行动起来。只觉得手和脚不是自己的一样,一点也不听使唤。手眼身步法一点也不协调,用教练的行业术语就叫“没有车感”。

到驾校学车的人,既有局长也有主任,既有老师也有学生,既有老板也有打工仔,既有工厂工人也有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就是一个现实社会的小小缩影。但是在这里大家都一样,只有一个身份——学员。

先学的倒车入库,教练教要先学会看点,所谓的点,就是打方向盘的节点,比如出库的点就是学员的眼睛与车窗的某位置以及出库线三点一线构成的点,而每个人的个子高矮不一所以出库的点还不一样。

真是不到驾校,不知道自己笨。相信每一个到驾校学车的人都开始深深地怀疑自己的智商!大学我们都考上了,怎么倒个车都倒不标准呢?难道倒车比考大学还难吗?

倒了三天的车,自尊心受到了残酷的打击,不是压线就是压角,不是车斜就是熄火,总之离合格差远了!想自己从小在学校就是学习标兵,到了单位是业务骨干,还从没有落后过。这次不得不对自己的智力深深的怀疑,怎么到了驾校人就变笨了呢?

到了第5天,就打起了退堂鼓,自己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每天晚上6点下班就骑半小时的自行车到驾校来,大汗淋漓的,近20个人排队练车,一晚上基本上也就是练一把,五六分钟的功夫,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就完了!这一星期的夜班,满打满算在车上练车的时间也不过半个小时,怎么培养那神秘的“车感”呢?

请教了教练,教练说:练车就是一门技术活,没有别的窍门,练得把数够了,熟能生巧,就行了!又请教了早来的几个师兄,都说:现在你才刚进地头,我们都练了一个多月了,才刚摸着点门路,主要是经验的积累,到时候不假思索看点就能打死方向盘、回正方向盘,你就成功了一半!倒车途中要凭感觉回轮,才能不压角,不压线。倒库是科目二中最难的一个项目,只要练好了倒库,以后的项目就好说了!

于是,制定了科目二的学习方略,那就是打持久战!别人学一个星期,自己就学三个星期;别人一个月学会,自己三个月学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自己用毛笔饱蘸浓墨写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篆字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激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忘不了,多少次,太阳当空照,阳光强烈,我们挥汗如雨,倒车入库;

忘不了,多少次,月亮挂太空,星光灿烂,我们练车到深夜11点半;

忘不了,多少次,天空乌云飘,雷阵雨下,风急雨骤,我们雨中坚持练车!

忘不了那些练车的日子里,难忘的人和事:

小田甜,大禹学院大学生,一个来自贵州的小姑娘,身材娇小,性格热情,每次练车都很积极,下午下课4点半就到驾校,永远排第一,大家都叫她“铁第一”!为大家打水、排名、教新学员看点,活泼幽默,大家都叫她“开心果”!为枯燥的练车日子增加了一抹亮色!

小博士,糕剑锋,戴着一副深度眼镜,身材瘦瘦,一副书生样,像一个“小博士”,其实是一家电子工厂的员工,性格腼腆,乐于助人,积极为新来的学员看点、踩刹车,教练忙于快班教学的时候他就是慢班的助教!

“红尘炼心”,一个乡镇干部的网名,戴眼镜梳分头,白衬衫扎到裤腰里,皮鞋擦得锃亮,一看就是个乡镇领导干部形象。每天姗姗来迟,孤傲不群,也不与人交流,等到他的时候,练一把就走。留给人们一个孤独的背影,像一个孤独的“独行侠”!

“四子之家”是一个老板的网名,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包工头兼饭店老板,是一个有20年开车经验的无证老司机,这次是专门来考证的。乐于助人、性格活泼,是个活跃分子。

人多的时候,一晚上也就每人轮一把车,等待的时候是令人焦躁的。于是,年轻的学员都低头看着手机,刷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