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堂鼓 >> 堂鼓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国家危难时,一个书生的战争奇迹,帮南宋王

来源:堂鼓 时间:2023/10/8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南宋危难之际,有一个书生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让南宋再活了多年。

此人名叫虞允文,出生于隆州仁寿县,自幼聪慧,七岁时已经能写文章了。

绍兴二十四年(年),虞允文考中了进士,开始入朝为官。但因为是秦桧当政,所以四川的考生都得不到重用,虞允文也不例外。后来,秦桧病逝,他才获得中书舍人赵逵的推荐,当了一个秘书丞,但依旧默默无闻。

绍兴三十一年(年),金帝完颜亮征调大军,兵分四路,准备一举灭掉南宋,统一天下。而此时,宋两淮地区的驻军却仓皇撤退到长江南岸,以至于金兵长驱直入,到达了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在采石登陆。

当时,宋建康府都统制王权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新任主帅李显忠还没有到任,军中士气溃散,人心惶惶,很多将士都想着逃跑的事。如果情况不能及时得到扭转,金兵极有可能在采石登陆成功,到那个时候,南宋就真的是危矣!

中书舍人虞允文正在采石犒师,见形势危急,等不了主帅李显忠到来,于是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朝廷下令抗金。

虞允文是个书生,并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甚至督战根本就不关他的事,朝廷只是派他来犒师的,身边人也劝他不要背起包袱,算了吧!可虞允文却不,他先是取得了采石所部将领们的支持,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然后开始商量打法,并安排下去。

到了作战那一天,虞允文充分发挥自己的谋略,在采石将领们的支持之下,严阵以待金兵的到来。而金兵一方,一直以来都如入无人之境,以为采石无兵,到南岸才发现宋兵,心里便开始打退堂鼓了,但又迫于命令,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

杀,杀,杀!一声令下,早已受够窝囊气的宋兵拼命冲杀,这让金兵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真的是宋兵吗?怎么会那么英勇?很快,金兵开始垮了下来,而宋兵还充分利用自己水战的优势,击沉了大量的金兵战船。

恰逢此时,有一批从光州(今河南潢州)逃回来的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命令他们整理好队伍,发给他们战旗和军鼓,让他们在山后面佯作援兵,以震慑金兵。正在江上作战的金兵看到宋军“援军”,心里防线开始崩溃,纷纷逃命,金兵败了!

遭遇意料之外的失败,气得完颜亮暴跳如雷,命令第二日强行渡江,违者军法处置。可是他没有料到,虞允文居然派人主动出击,到北岸伏击了金兵战船,再次打败了金兵。无奈之下,完颜亮只得退回和州,后移师扬州。

就这样,在虞允文的指挥之下,宋军取得了采石大捷。

不久,主帅李显忠带人赶到。虞允文再次预测金兵会在扬州渡江,李显忠便分兵于他,让虞允文带人前去镇江防守。

当时,负责镇守镇江的老将卧病在床,他拉着虞允文的手说道:“国家养兵三十余年,没有立过多少战功,没有想到立大功还要靠你这位书生,说起来也是惭愧啊!”虞允文安慰一番后,就回到军营,排兵布阵等待金兵的到来。另一边,金兵多次失利,士气非常低迷,而完颜亮用法苛严,下令三日之内全部渡江,否则处死,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完颜亮被部下所杀!

不久,金兵北撤,宋军乘机收复两淮地区,于是双方又开始议和,暂时恢复和平局面。

在国家危难之际,虞允文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取得了采石之战大捷,后来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书给予了至高的评价: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