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8日,第七届中国掼牛争霸赛总决赛,在浙江嘉兴的一家斗牛场馆落下帷幕。其中23岁的姑娘陶铭芳在不到一分钟之内掼倒了一头多斤重的公牛,打败同组的男性选手,拿到这届掼牛比赛轻量级的冠军。而这个女勇士刚接触掼牛项目两年,喜欢扎着马尾辫的她目前还只是个大二女生。面对一头重达多斤的健壮公牛,一般人的反应恐怕都是躲开得越快越好,更别提把这头牛摔得四脚朝天了。但陶铭芳却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克服恐惧心理去面对,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者:半解
因为有运动天赋,10岁女孩开启柔道运动员之路
95后陶铭芳出生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小镇上,现在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读大二的她身高一米六四,体重55公斤。年龄虽不大,但她可是一个相当有资历的运动员了。
年,10岁的陶铭芳上小学五年级。因为很有运动天赋,她被区体校选中,加入柔道队训练。一年后,她又被推荐到市体校的柔道队。陶铭芳的父母是普通的工人,但他们很尊重陶铭芳的选择。
市体校的课程一般都是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进行训练。训练很枯燥,就拿力量训练来说,陶铭芳要两只手分别握住五千克的哑铃,轮流上举训练,每三十下为一组,一次训练要六组左右。而这只是训练的众多项目中的一个,其他诸如技术、速度、冲刺的项目训练也要根据教练的安排进行不同强度的训练。
年上半学年快结束了,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终于耗尽了这个12岁小女孩的耐心。训练的辛苦让她开始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在一次照常训练结束后,陶铭芳找到教练,表达了自己不想继续训练的想法。教练了解到陶铭芳的想法后,把陶铭芳的爸爸妈妈邀请到体校讨论。这个关于陶铭芳是否要退学的讨论会,陶铭芳自己也参加了。
陶铭芳的教练很喜欢陶铭芳,平时也对她很关照,他对陶铭芳的爸爸妈妈说:“铭芳是个很有天赋的小孩,平时的训练中虽然她觉得累,但每次都能投入到训练中,认真坚持做完所有的训练,这个孩子的耐性和体能都不错,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陶铭芳的爸爸想了一会儿说:“训练多多少少都会觉得辛苦的,做什么都需要先吃点苦头才行。铭芳,我和你妈妈会尊重你的决定,但我觉得你教练说的也没错,或许你可以再坚持坚持,等适应了这些训练,可能会好一些。”
教练见陶铭芳没言语,就说:“现在快到暑假了,每年暑假柔道队都会和其他省的运动队对练打交流赛。今年暑假我们柔道队会到江苏常州的兄弟体校对练,铭芳可以再坚持一段时间试试看,如果等这次训练结束了,还是想要退出,我也就尊重孩子的决定。”经过父母和教练的劝导,陶铭芳决定听从教练的建议。
因伤退役选择新挑战,这次的对手不是人
暑假交流赛后就是新学期开学了,紧接着就开始了当年的浙江省柔道冠军赛。陶铭芳参加了这次比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的专业比赛,也是她是否继续走柔道运动员这条路的最终决定。陶铭芳在这次比赛中拿到了冠军的好成绩,这让她很意外也很惊喜。颁奖仪式上,捧着奖牌和证书,陶铭芳越来越自信,得奖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她下定决心,再不轻言放弃,要在柔道运动员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从这次比赛后,每年浙江省高规格的柔道比赛,陶铭芳都会参加,且都会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
年6月,陶铭芳读完了高中。而在一年前,陶铭芳之前训练留下的旧伤开始压迫神经,实在无法继续训练,遗憾选择了退役。毕业后,陶铭芳选择进入一家健身中心从事健身教练的工作。但这不是陶铭芳想要的,工作两年后,陶铭芳回到学校参加高考。
年5月份,高考结束了,两个月后,陶铭芳顺利拿到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等待开学的日子,陶铭芳还会时常来到体校,和教练、同学交流。就在这时,一个教练问陶铭芳愿不愿意去嘉兴练习掼牛。这是陶铭芳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当时她还以为是去摔假的牛。直到听教练介绍以及自己回家后查询资料,才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掼牛活动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从元代演变过来,现在的嘉兴掼牛比赛成了一种地方民俗活动。和西班牙斗牛活动不同的是,西班牙的斗牛士手持利剑,身披红绸,斗牛的过程既危险又有些血腥。而嘉兴掼牛更多是靠掼牛选手的灵敏反应和施力技巧,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壮实的牛摔倒在地上,危险性没怎么减轻,但绝对“优雅”的多。
在教练的引荐下,陶铭芳和另一个女生一起去了嘉兴实地观看了一场掼牛比赛。比赛结束后,陶铭芳在教练和掼牛传承人韩海华的带领下,来到牛场真正接触到牛。牛场里大概有十来头牛,每只牛的体型都很健壮。第一次见到牛,陶铭芳还是很害怕的,因为她没想到牛有那么大:和自己差不多高的个头,比自己的体重超出几倍的壮实身体。头上的两只牛角看起来能轻易戳死一头羊。
花了半个小时,在牛场其他训练员的帮助下,陶铭芳总算克服了对牛的惧怕心理,敢上前抚摸牛头了,还不错,起码这牛没有明显的抗拒反应,这让陶铭芳放心不少。听韩海华介绍说,每年嘉兴都会举行掼牛比赛,但是一直都只有男选手报名参赛,没有女选手夺冠。听教练这样说,不服气的陶铭芳决定试一试。当然,这个决定,陶铭芳是瞒着父母的,她害怕父母担心她。
9月份南京体育学院开学后,陶铭芳带着通知书准时去学校报道。虽说已经脱离校园两年了,但陶铭芳依然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学校在南京,但掼牛的训练场馆在浙江嘉兴,所以陶铭芳只能在周末和假期抽空过去训练。在陶铭芳加入掼牛训练之前,韩海华的徒弟只有男性,陶铭芳是韩海华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女徒弟。虽说是女徒弟,但韩海华教授掼牛技巧的时候一点也不马虎,相反,他认为女性的参与对传承宣扬掼牛文化非常有利,而且,他也非常相信陶铭芳,凭借她多年柔道运动员的经历,掌握掼牛项目的技巧不在话下。
不到一分钟摔倒斤公牛,掼牛大赛夺冠
韩海华的看法一点没错,虽然陶铭芳的训练次数并不多,但她很快就适应了和牛打交道。在牛场其他师兄的帮助下,陶铭芳从抚摸牛,给牛刷洗身体开始,逐渐熟悉牛的脾性;又在师父韩海华的带领下,学习了一些掼牛时候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掼牛的技巧其实很简单,可以分为几个小动作总结,比如:扛、抱、顶、拧、压,等等。”韩海华说道,“拧牛角的同时,要挤抱住牛脖子,两股力量要往一个方向使,等牛身不稳要摔倒的时候,再压下去,同时注意保证不要被牛角和牛蹄子伤到……”
陶铭芳刚开始训练时,她掼的牛是比轻量级的牛稍微小一点的牛。陶铭芳走上前,师父提醒她:“抱牛头要快,要速度,要力量。”这对陶铭芳来说不算太难,毕竟有着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打底,她握住牛角后,找准时机,趁牛没反应过来,抵住牛脖子把它摔倒在地上。周围响起掌声,陶铭芳自己也很高兴。
年6月24日是端午节,也是第六届中国掼牛争霸赛的总决赛开赛的日期。陶铭芳想报名参赛,但由于比赛至少要有三名女选手参赛才能开赛,而这次比赛只有陶铭芳一个女选手报名,所以她没能加入这次总决赛。不过,作为唯一的女选手,陶铭芳参加了表演赛,她在现场掼倒了一头公斤的牛。表演赛结束后,很多媒体对陶铭芳这个女选手参加掼牛比赛进行了报道,陶铭芳的爸爸妈妈看了报道后才知道女儿从事这个项目。妈妈赶紧给陶铭芳打电话,仔细问了一些关于比赛是否安全的问题,在得到女儿详细的回复以及保证自己一定会注意安全后,妈妈才算放下心来。
年6月18号,第七届中国掼牛争霸赛总决赛在嘉兴一家中国斗牛馆举行。这次的陶铭芳可以真正参赛了,因为除了她还有另外一名女选手也报名参赛了。本来至少需要三名选手,这样才可以决出冠亚季军,但举办方考虑到实际情况,决定把参加轻量级的两名男选手和这两名女选手归为一组。
经过一年次数并不多的训练,陶铭芳对掼牛越来越熟悉,让她觉得有趣的是,她觉得这些参赛的牛也是专业级的。“它们很聪明,平时跟它们训练多了,它们知道你会对它做什么,接下来可能有哪些动作,为了避免摔倒,这些牛都会提前把四只脚分得很开,稳稳地扎在地上,而且非常警惕地防着你。”在陶铭芳看来,这些牛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对手”,尽管它们有着很强大的力量又很不受控。
掼牛比赛中的牛一般都是2岁到5岁左右,按照体重分为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这次陶铭芳参加的是轻量级的比赛。陪陶铭芳一起到现场的好朋友提前就找好位置坐下,拿出手机准备拍摄陶铭芳的精彩表现。这次陶铭芳面对的,是一头公斤重的4岁公牛,一上场,牛就扎好了稳稳的姿势,一脸不满地瞪着陶铭芳,这可是个很敏捷的家伙,但陶铭芳非常淡定。掼牛的场地不大,陶铭芳观察了一下牛的姿势和它旁边的空间。
陶铭芳对着牛行完“抱拳礼”,表达了对“对手”的尊敬。当裁判发出开始的指令时,陶铭芳找准时机,上前握住牛角控制住牛头,接着迅速挤住牛脖子开始施力,没等观众看清楚,牛已经被掼倒在地上四脚朝天。掼牛赛的得分点很详细,除了跟时间有关系,还跟牛倒地的姿势有关,比如说,牛背倒在地上四脚朝天的得分要比牛的两蹄或四蹄跪地得分更高。
这次比赛,陶铭芳战胜了轻量级的男性选手,拿到了这个级别的冠军。比赛后,陶铭芳第一时间把自己比赛的视频发给爸爸妈妈,跟他们分享自己的胜利。看到女儿灵巧的身形和赢得比赛后高兴的笑脸,陶铭芳的爸爸妈妈也由衷为她感到骄傲。
参加掼牛比赛拿到冠军当然值得高兴,但其实陶铭芳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爱好。由于性格随和,陶铭芳有着不错的人缘。每当有刚认识的朋友惊讶于她参加掼牛比赛这样危险的项目时,陶铭芳总会笑起来:“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想挑战自己的极限,锻炼自己的勇气。何况,掼牛的确是一项值得推广和传承的民俗项目!”来源:华夏女工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