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兵时谨慎细致,确保决策无误的确很有必要,这样就能避免敌我实力预判错误导致的战局失利或是落入敌人的陷阱。但若是过于谨慎,踌躇不前、举棋不定,那么就很有可能错失一举歼灭敌人的良机。
林彪元帅
我国大将林彪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过多场新中国成立前的主要战争,是我国的开国功臣之一,于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萧克将军曾对林彪元帅做出过中肯的评价:军事方面不错,但不是“十全将才”。诚然,林彪元帅在战场上视死如归、不退一步,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却有可能放不开手脚。
打退堂鼓,错失良机
锦州战役是辽沈战役中极为关键的一役,彼时林彪元帅计划带兵攻打锦州城。光是东北野战军的数量就有七十万之众,可用的总兵力达到百万之巨。但解放军的后勤补给运输线路却恰好与廖耀湘军团四个师的撤退线路重合了。
林彪的队伍仅随身携带了维持一次进攻行动的武器装备与物资,后期的补给全靠后勤运输先送来。在林彪看来,若是前方攻城任务失利,没有一次成功,后面的物资补给线路又被廖耀湘军团这四个师切断了,那么自身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很是危险。
担忧不已的林彪决定,先行撤退,暂缓攻城任务,待补给线路方面的潜在威胁处理好再攻城。
但是彼时锦州城内的敌军相当于是被“困”在那里,只要我军前去就能将其一锅端。林彪若是做出正确的军事部署,将敌军势力已经几近崩溃的长春那儿调兵过来,先攻下锦州城、再去长春收拾残局,就能顺风顺水地打完漂亮的一仗。可惜的是林彪元帅没能正确看清战争形式,遇到敌军的四个师就打了退堂鼓。
挽回局势
所幸的是,最终人民解放军还是成功攻下了锦州城。年,10月13日解放军成功歼灭外围所有敌军的据点,第二日向锦州发起总攻。在用数百门大炮打开缺口后,步兵迅速进入市区展开巷战,第三日摧毁敌军指挥部,完成作战任务,全歼敌军。此番胜利,为我军在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东北野战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但林彪元帅的此番失误并不意味着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可以大胆粗犷、不顾一切往前冲了,凡事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过左过右都不行,这其中的“度”,还得将领们好好掌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69.html